周礼
书名。儒家经典之一,记述了周朝官制,并杂以战国时各侯国的制度。又称《周官》、《周官经》,汉代始称《周礼》。关于此书成于何时,有周公为本、后世为附说,有战国说,也有西汉刘歆伪作说。近人以周青铜器铭文为参考,认为战国一说可靠。其所记述的六种邦官即构成全书的六篇:(1)天官冢宰,掌官吏及王室事务;(2)地官司徒,掌庶黎教化、地方行政、土地赋税等;(3)春官宗伯,掌礼乐、卜祝、文史、历法、车旗等;(4)夏官司马,掌兵事、分封、王之护卫等;(5)秋官司寇,掌刑法、刑罚、宪令、禁令及立盟、外交等;(6)冬官司空,掌工匠制作事宜。本书为研究先秦社会的法律状况提供了重要而丰富的资料。如《秋官司刑》记载了墨、劓、宫、刖、杀的“五刑之法”以及相应的量刑原则;《大司寇》记载了辞听、色听、气听、耳听和目听的“五听”之法以及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贵、议功、议勤、议宾的“八议之法”;《大司寇》、《司圜》等篇则记载了“刑人不亏体,罚人不亏财”的“圜土”(即监狱)之规以及定期颁布并让万民观看的“象魏之法”;《秋官·司寇》还详细记述了一些处罚规定,比如“凡杀其亲者,焚之;杀王之亲者,辜之;凡杀人者,踣诸市,肆之三日,刑盗于市”以及“墨者使守门,劓者使守关,宫者使守内,刖者使守囿,髡者使守积”等。另外,还有关于复仇和在诉讼中起誓等方面的内容。本书的注本主要有:东汉郑玄的《周礼注》,唐时贾公彦的《周礼正义》,清代孙诒让的《周礼正义》以及今人林尹的《周礼今注今译》。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
-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