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主体行为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能够引起主体自身与其他主体之间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除的主体自身的有意识行为。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作出不同分类。例如,按照主体行为的法律性质,可以分合法行为、违法行为和无过错行为,合法行为导致肯定的法律后果,后两者导致否定的法律后果。合法行为按照行为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区分为合法的作为和合法的不作为,前者包括行使权利的行为和履行积极义务的行为,后者指履行消极义务的行为。违法行为按照主体行为的主观过错状况,可以区分为故意的违法行为和过失的违法行为。无过错行为与无过错责任相联系,它主要存在于民事和行政法律领域,指行为人虽然没有主观过错,但依法必须对行为结果承当责任的情况。

上一篇:主体现场 下一篇:主物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蔡泽说范雎
蔡泽说范雎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 年),河东郡郡守王稽因为通敌被处死。应(ying)侯范雎(ju)是由于王稽的举荐才做了丞相,因此他闷闷不乐。
邓析巧辩“死尸买卖”
邓析巧辩“死尸买卖”
邓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辩之学”的创始人,也就是现在后人所说的法律、律师,关于他能言善辩的趣闻还不少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