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①人名。约公元前369-前286年,战国中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姓庄,名周,世称庄子,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在蒙曾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吏。相传一生贫苦,鄙视功名利禄,曾拒绝了楚威王的厚币礼聘,成为当时著名的隐士。②书名。现存《庄子》一书,大部分出自庄子自己手笔。他继承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之说,比老子更消极,对一切抱虚无的态度。其法律思想的特征为法律虚无主义。主张绝对“无为”,否定一切仁义礼法,追求不受任何纪律约束的绝对自由,并从相对主义出发,对当时的仁义道德和法律制度进行了抨击:“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他甚至认为法律、道德对这些窃国者起不了制裁的作用,反而会成为被他们利用的工具。因此,他要求取消法律制度和仁义道德。同时,庄子反对“贤人政治”,主张绝圣弃智,废弃仁义。其法律虚无主义思想对后世法律思想的发展、对封建法制建设造成了有害的影响。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秦庄襄王,千古第一大帝嬴政的生父
- 秦孝文王是个悲情君王,等了几十年终于轮到自己当皇帝,却在位仅仅三天,就寂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在此之前,先王昭襄王,带领着秦国在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