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t,James
肯特(生于1763年7月31日,纽约普特南县;卒于1847年12月12日),是一位法学教育家、杰出的法学家、有影响的论文作家。在耶鲁大学接受完教育后,肯特通过学徒身份为进入纽约律师界做准备。在18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个人律师职业证明是令人失望后,肯特成为哥伦比亚大学第一个法学教授。接着,他自1798年到1814年担任纽约高级法院法官,并于1804年成为首席法官。肯特在1814年被任命为纽约高等教育系统首席行政官,这一职位担任了9年。在担任法官时,肯特借助帮助在纽约出版了其法官意见。
作为一名法官,肯特拥护司法机关独立而不受立法机关的干涉。他也试图将源于英格兰的平等原则加入到美国法律中去。因为深信财产所有权的安全有助于促进个人自由和经济的发展,肯特为了保护财产持有人的权利限制州的公权力。例如,在Gardner v.Village of Newburgh(1816)案中,他裁决当财产利益被政府行为夺去时,支付赔偿是正当程序的一项基本要素。
肯特对美国法最重大的贡献是他的不朽巨著《美国法评论》(1826~1830)的出版。他的论述模仿威廉·布莱克斯通的著名作品,肯特的论述有助于通过聚集与分析一个巨大范围的法定权限在新的共和政体下来给法下定义。由于作品的极大成功,《美国法评论》(1826~1830)在整个19世纪被再版成多个版本。
【参见“Constitutional Commentatory(宪法评论者)”】
James Theodore Horton,James Kent:A Study in Conservatism,1763 - 1847,1939.John H.Langbein,"Chancellor Kent and the History of Legal Literature,"Columbia Law Review 93(1993):547-94.
——James W.Ely Jr.
- Accidents
- Adams,John
- Actus reus
- Abortion and reproductive decisions
- Administrative agencies
- Administrative law
- Administrative law judge
- Administrative procedures acts
- Admiralty and maritime jurisdiction
- Adoption and termination of parental rights
- Adultery
- Adversarial system
- Adverse possession
- Advertising,legal
- Affirmative action
- Agency,law of
- Agency rulemaking
- Aging and the law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