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梦溪笔谈

續筆談十一篇

书籍:梦溪笔谈 作者: 朝代:北宋 专题:书籍

魯肅簡公勁正不狥,愛憎出於天性,素與曹襄悼不協。天聖中,因議茶法,曹力擠肅簡,因得罪去;賴上察其情,寢前命,止從罰俸。獨三司使李諮奪職,謫洪州。及肅簡病,有人密報肅簡,但雲“今日有佳事。”魯聞之,顧婿張之曰:“此必曹利用去也。”試往偵之,果襄悼謫隨州。肅簡曰:“得上殿乎?”張曰:“已差人押出門矣。”魯大驚曰:“諸公誤也,利用何罪至此?進退大臣,豈宜如此之遽?利用在樞密院,盡忠於朝廷。但素不學問,倔強不識好惡耳,此外無大過也。”嗟惋久之,遽覺氣塞。急召醫視之,曰:“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動其氣,脈已絕,不可復治。”是夕,肅簡薨。李諮在洪州,聞肅簡薨,有詩曰:“空令抱恨歸黃壤,不見崇山謫去時。”蓋未知肅簡臨終之言也。

太祖皇帝常問趙普曰:“天下何物最大?”普熟思未答間,再問如前,普對曰:“道理最大。”上屢稱善。

杜甫詩有“家家養烏鬼,頓頓食黃魚”之句,近世註杜甫詩,引《夔州圖經》稱:“峽中人謂鸕鶿為烏鬼。”蜀人臨水居者,皆養鸕鶿,繫繩其頸,使之捕魚,得魚則倒提出之,至今如此。又嘗有近侍奉使過夔、陝,見居人相率十百為曹,設牲酒於田間,眾操兵仗,群噪而祭,謂之養鬼。養讀去聲。言烏蠻戰殤,多與人為厲,每歳以此禳之;又疑此所謂養烏鬼者。

寇忠湣拜相白麻,楊大年之詞,其間四句曰:“能斷大事,不拘小節。有幹將之器,不露鋒芒;懷照物之明,而能包納。”寇得之甚喜,曰:“正得我胸中事。”例外別贈白金百兩。

陶淵明《雜詩》:“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往時校定《文選》,改作“悠然望南山”,似未允當。若作“望南山”,則上下句意全不相屬,遂非佳作。

狄侍郎棐之子遵度,有清節美才。年二十餘,忽夢為詩,其兩句曰:“夜臥北鬥寒掛枕,木落霜拱雁連天”。雖佳句,有丘墓間意,不數月卒。高郵士人朱適,余舅氏之婿也。納婦之夕,夢為詩兩句曰:“燒殘紅燭客未起,歌斷一聲塵繞樑。”不逾月而卒。皆不祥之夢,然詩句清麗,皆為人所傳。

成都府知錄,雖京官,例皆庭參。蘇明允常言:張忠定知成都府日,有一生,忘其姓名,為京寺丞知錄事參軍,有司責其庭趨,生堅不可。忠定怒曰:“唯致仕即可免。”生遂投牒乞致仕,自袖牒立庭中。仍獻一詩辭忠定,其間兩句曰:“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歸意濃。”忠定大稱賞,自降階執生手曰:“部內有詩人如此而不知,詠罪人也。”遂與之升階置酒,歡語終日,還其牒,禮為上客。

王元之知黃州日,有兩入郡城夜鬥,一虎死,食其半。又群雞夜鳴,司天佔之曰:“長吏災”。時元之已病,未幾移刺蘄州,到任謝上表兩聯曰:“宣室鬼神之問,絕望生還;茂陵封禪之書,付之身後。”上聞之愕然,顧近侍曰:“禹偁安否?何以為此語?”不逾月,元之果卒,年四十八。遺表曰:“豈知遊岱之魂,遂協生桑之夢。”

元祐六年,高麗使人入貢,上元節於闕前賜酒,皆賦《觀燈》詩,時有佳句。進奉副使魏繼延句有“千仞彩山擎日起,一聲天樂漏雲來。”主薄樸景綽句有“勝事年年傳習久,盛觀今屬遠方賓。”

歐陽文忠有《奉使回寄劉原甫》詩雲:“老我倦鞍馬,誰能事吟嘲?”王荊公《贈弟和甫》詩雲:“老我銜主恩,結草以為期。”言“老我”則語有情,上下句皆有惜老之意。若作“我老”,與“老我”雖同,而語無情,詩意遂頹惰。此文章佳語,獨可心喻。

韓退之詩句有“斷送一生唯有酒”,又曰“破除萬事無過酒。”王荊公戲改此兩句為一字題四句曰:“酒,酒,破除萬事無過,斷送一生唯有。”不損一字,而意韻如自為之。

上一篇:補筆談 下一篇:梦溪笔谈目录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皋陶怎么死的
皋陶怎么死的
皋陶帮助夏禹当上了中原华夏的大领袖。禹继帝位后,为了尊重禅让制度,推举皋陶当继承人,并让他全权处理政务。
战神白起是芈月救下的狼孩?历史上魏冉才是白起伯乐
战神白起是芈月救下的狼孩?历史上魏冉才是白起伯乐
本文摘自:人民网,作者:佚名,原题:《历史上芈月与白起没有交集 魏冉是白起的伯乐》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千古流传;与他们同一时代,秦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汉文帝废除肉刑
汉文帝废除肉刑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