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伤寒大白

夹食

书籍:伤寒大白 作者: 朝代:清 专题:书籍
《伤寒论》胸满条,有烦热胸中窒,用栀子豉汤。又有胸中痞硬,气冲咽喉不得息,当吐之。 此二条,言胸前胃家满闷,一以清胃热,一以吐胃痰主治也。至心之下腹之中硬满,则曰脉浮而大,心下反硬,有热属脏者攻之。又云从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大陷胸汤主之。此二条,一言心腹硬满,用承气下肠胃燥屎。一言心下至小腹硬痛,用陷胸汤下胸腹痰饮。至论病后新瘥,强与谷食,故令微烦,当捐谷则愈。此言病后食复之症也。舍此别无食滞中焦,胸膈饱闷,而用消导之法。不知今之患伤寒热病, 痧疫毒,因食滞中焦,凝结胃阳,不能敷布作汗,内外结纽,互相蒸酿,久热不解,至死者比比,良由世有夹食伤寒之名,前贤未有夹食治法。余今参悟方法主治。夫食滞中焦,外冒表邪,病因不一。有先因感冒,而食滞不消者,此因感冒停食,外感为本,食滞为标。有先因食滞,感冒风寒,食滞为本,外感为标。二者虽有标本之分,然当择其急者先治。二者皆急,当以二者并治。古人云急则治标,人多错解。此言重在急字,言治病当先治本。若标病急,当舍本先治标矣;若不急,仍先治本。进而详之,更有说焉。例如表热食滞,必得表汗外出,表热外解,则食始消。不知欲发表邪,必得胃阳敷布,方能作汗,故以一半消食,一半发表治之。若胃气冲和者,则能作汗外解。若痰涎食重,胶固胃中,而以表里和平治之,则不应矣。于是家秘立保和散细研为末,以散胸前凝结,又以升阳解表汤煎汤调服,蒸助胃汁,则作汗外解。若表邪未解,表热方盛,食滞不消,而里已热结,且唇焦口燥,用不得快膈末药者,则以前方同煎,以汤润燥。夫胸前食滞,胶固不开,不用消化,则热久神昏,必至于死。消化之药太燥,则热得燥而燥愈甚,亦必至死。用润不及,则偏于燥而热不减。用润太过,则偏于润而结愈固。 仲景用山栀豆豉汤,治里有烦热,不能作汗外解。河间又发豆豉、石膏、滑石,同葱白能发里热无汗之症,均有至理。家秘用保和散以消胸膈痰食,多冲竹沥、萝卜汁,以其润而不燥,寒而不凝,不独能消痰食。且燥火闭郁,非此不清,燥热无汗,非此不润,平淡切病,常能起回生。惟荤腥食重,抑遏表邪者,多有不应。若 痧疫毒得荤腥者,百无一生,以疫毒得荤腥浓味,则凝伏不出,肠胃必腐,后下血水,更重于他病耳。故治夹食,必互参毒及唇焦胸满,方能得手。 家秘保和散 半夏 浓朴 枳壳 香附 楂肉 莱菔子 麦芽 川连 豆蔻 石菖蒲 上为细末,白汤炮服。有燥热,冲竹沥、萝卜汁,或煎汤以服。 此方消痰化滞,家秘治胸满寒热,夹食夹痰,先服此方,随服后方升阳解表汤。 若表里并急,前后二方合用,古名保和丸。然胸前凝结,必须散以散之,汤以荡之。若丸以缓之,则胸前愈加填满。 升阳解表汤 升麻 葛根 羌活 防风 柴胡 枳壳 浓朴 广皮 甘草 半夏 此方升发胃气,敷布胃阳,作汗散表,家秘治发热胸满,表邪不解之症。若表症重者,先服此方散表。若表里皆重,前后二方合服。五味以散表,五味以宣散。胃阳,敷布作汗。 古人以一味表药,一味凉药,和解表里。又以一半散表,一半清理,双解表里。今家秘化立此方,和解夹食外感,以开化方比例之妙法。
上一篇:疫病 下一篇:痉病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