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伤寒大白

疫病

书籍:伤寒大白 作者: 朝代:清 专题:书籍
疫邪之症,长幼相似。若一人独病,不染他人者,此人自感,非大灾之疫也。疫症之原不一,如春时应暖而反寒,则有寒疫。冬时应寒反温,则有温疫。推之于夏应热而反凉,秋应凉而反热,应燥而反温,及久雨之湿,久旱之燥,偏于太过者,则皆可成疫也。《伤寒论》惟注温疫、寒疫,不知六气之不正者,皆能发疫也。故各随时气之不正者主治,则得之矣。总之,时令应暖而反寒,散寒邪即是治疫;时令应寒而反温,清温热即是治疫;应燥而反湿,祛湿邪即是治疫;应湿而反燥,清燥火即是治疫。 寒疫,实时行之伤寒病也。既冒寒邪,当以辛温散表。若内无积热,太阳见症者,冬月北方用麻黄桂枝汤,南方用羌独败毒散等。若表邪未散,即内有积热者,亦止宜羌活冲和汤等和解,未可用清凉。若阳明见症者,冬月北方葛根汤,南方升麻干葛汤。少阳见症者,北方柴胡桂枝汤,南方柴胡防风汤。若寒邪已散,里有结热,仍照伤寒清里之法。 温疫,实时行伤热病也。热邪带表,当以辛凉解表。太阳见表症,羌活冲和汤。阳明见表症,升麻干葛汤。少阳见表症,小柴胡汤。温疫禁用辛温,若里有结热,凉膈散、三黄汤、人参白汤。有下症者,三乙承气汤选用。若表邪未尽,仍要先散表邪,然后清下。 湿疫,实时行伤湿病也。湿邪之症,当分寒湿热湿。发热无汗,身痛拘紧,口不消水,脉濡而小,此太阳寒湿之症,宜辛温散表,羌独败毒散、羌活胜湿汤。若少阳见症,加柴胡;阳明见症,加苍术、白芷。发热多汗,口渴消水,脉洪而数,此阳明湿热之症,宜辛凉解肌,升麻干葛汤合神术汤。若兼有太阳表症,合羌活冲和汤。少阳见症,合小柴胡汤。 燥疫,实时行伤燥病也。燥热之症,多伤手阳明大肠、手太阴肺,故燥火之症,每多烦渴喘逆,当用清燥之药,如人参白虎汤、清燥汤等,切忌温燥,又不可发汗、利小便,重亡津液。又不比内伤之燥,可用滋阴凝滞。 麻黄汤 桂枝汤 见恶寒。 羌活败毒散 见发热。 双解散 见发狂。 寒疫可用辛温,若温热之疫,即有表邪,止用此方辛凉双解。 干葛石膏汤 见寒热。 太阳温疫,当以双解散治之。阳明温疫,则以此方双解。若兼少阳,合用小柴胡汤。 凉膈散 见发狂。 温疫病有表症,当以前方双解。若表邪已解,当以此方清里。 知母石膏汤 知母 石膏 粳米 甘草 麦门冬 凉膈散,通治上焦里热。此方专治阳明胃热。若下部有热,再加清下部之药。 三黄汤 黄连 黄芩 大黄 前二方,治上焦温热。若三焦皆热,大便燥结,当用此方。 六一散 夏令湿热温疫,当用此清利湿热,从下窍而出。 神术汤 防风 熟苍术 石膏 甘草 湿热疫邪,当分表里主治湿热在里,用寒药以清热,淡药以利水。若湿热在表,用风药以散湿,燥药以胜湿,佐以石膏、甘草,则湿热尽去。 苍术防风汤 风湿疫邪,散表为捷。防风胜湿,苍术燥湿。兼寒者,加热药;兼热者,加寒药。此二语开无穷之悟。 术附汤 熟附子 白术 寒湿疫邪在表者,宜用辛温散湿。若里有寒湿,当以此方主治。 人参白虎汤 见潮热。 燥热疫邪,肺胃先受,故时行热病,见唇焦消渴者,即用此方。 清燥汤 见喘逆。 阳明燥热疫症,用前白虎汤。若燥伤肺气,而见发热喘嗽,则以此方清肺。若阳明燥热,上冲刑肺,二方合用。
上一篇:温病 下一篇:夹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张仪连横
张仪连横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田忌怎么死的?
田忌怎么死的?
田忌是齐国的大将军,他忠君爱国、勇猛善战、善于推荐人才,孙膑就是他在与齐威王的赛马过程中发现的人才。不过田忌功劳很大,又不懂得
古代唯一被腰斩的公主,美貌异常,3个刽子手都不忍行刑!
古代唯一被腰斩的公主,美貌异常,3个刽子手都不忍行刑!
古代几千年封建社会,皇权体制下,皇子公主那绝对是至高无上,备受恩宠的。然而,历史上并不是每个公主都能善始善终,有时候生在皇家也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