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太阳病,发热,无汗,而恶寒者,若脉沉迟,名刚痉。
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者,若脉浮数,名柔痉。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日痉,为难治。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疮家,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若发其汗,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则恶寒甚,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暴脉长大者,为欲解;其脉如故,及伏弦者,为未解。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痉病,有灸疮者,难治。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儿儿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括蒌桂枝汤主之。
括蒌桂枝汤方
括萎根三两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芍药三两生姜二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右六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者,葛根汤主之。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汗再进一升,得汗停后服。
痉病,手足厥冷,发热间作,唇青目陷,脉沉弦者,风邪入厥阴也,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主之。
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方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当归四两细辛一两附子一枚(炮)人参二两干姜一两半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右十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四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
痉病,本属太阳,若发热,汗出,脉弦而实者,转属阳明也,宜承气辈与之。
痉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介齿,宜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去皮)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
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枳实、厚朴取五升,去滓,纳大黄,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一服下者,止后服。
伤寒阴阳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膝胫拘急者,烧裩散主之。
烧裩散方
右剪取妇人中裩,近隐处,烧灰,以水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则愈,妇人病取男子裩裆烧,和服如法。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若有宿食者,加大黄如博棋子大五六枚。
枳实栀子豉汤方
枳实三枚(炙)栀子十四枚(劈)香豉一升(棉襄)
右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纳枳实、栀子煮取二升,纳香豉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
伤寒差已后,更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脉浮者,以汗解之;脉沉实者,以下解之。
小柴胡汤方
柴胡八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劈)
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更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牡蛎泽泻散方
牡蛎泽泻括蒌根蜀漆(洗去腥)葶历(熬)商陆根(熬)海藻(洗去腥)
右七味等分,异捣,下筛为散,更入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匙,日三服,小便利止后服。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也,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方见霍乱)
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者,竹叶石膏汤主之。
竹叶石膏汤方
竹叶二把石膏一斤半夏半升(洗)人参三两麦门冬一升甘草二两(炙)粳米半升
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六味,取六升,去滓,纳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大病已解,而日暮微烦者,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之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
-
- 封神英雄榜九头雉鸡精介绍 九头雉鸡精原形是何
- 封神英雄榜九头雉鸡精在电视剧《封神英雄榜》中,九头雉鸡精凤青青和九尾狐妖胡仙儿、玉石琵琶精玉磬一起并称为轩辕坟三妖,在三妖中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
- 赌书泼茶
- 赌书泼茶,典出李清照《〈金石录〉后序》。指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俩都喜好读书藏书,李清照的记忆力又强,所以每次饭后一起烹茶的时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