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性质

书籍:初中数理化公式定理大全 作者:石春蕊, 翟金鹏, 丁连才 朝代:2008-10-01 专题:书籍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等腰三角形中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也称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例1 在△ABC中,∠A=50°,AB=AC,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C于D,则∠DBC的度数是__.

答 15°.

[解析] ∵∠A=50°,AB=AC,

∴∠ABC=(180°-50°)÷2=65°.

∵DE垂直平分AB,

∴∠DBA=∠A=50°.

∴∠DBC=∠ABC-∠DBA=15°.

[解析] 本题考查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例2 已知:如图,△ABC中,AB=AC,AD⊥BC于点D,E是AD延长线上一点,连BE、CE,求证:BE=CE.

证明:∵△ABC中,AB=AC,AD⊥BC于点D,

∴∠BAD=∠CAD.

在△BAE和△CAE中,

∴△BAE≌△CAE.

∴BE=CE.

例3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

(1)按照下列要求画出图形:

①作∠BAC的平分线交BC于点D;

②过D作DE⊥AB,垂足为点E;

③过D作DF⊥AC,垂足为点F.

(2)根据上面所画的图形,求证:EB=FC.

解 (1)画出的图形如图所示

证明

∵AB=AC,

∴∠B=∠C.

∵AD平分∠BAC,

∵DE⊥AB,DF⊥AC,

∴DE=DF.

∴∠DEB=∠DFC=90°.

∴△DEB≌△DFC.

∴EB=F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根据题意作出正确图形的画图能力及三角形全等的证明方法,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应用.

例4 只利用一把有刻度的直尺,用度量的方法,按下列要求画图:

(1)在图1中用下面的方法画等腰三角形ABC的对称轴;

①量出底边BC的长度,将线段BC二等分,即画出BC的中点D;

②画直线AD,即画出等腰三角形ABC的对称轴.

(2)在图2中画∠AOB的对称轴,并写出画图的方法.

图1

图2

解 (1)画出的图如下

(2)画图方法:

①利用有刻度的直尺,在∠AOB的边OA、OB上分别截取OC、OD,使OC=OD.

②连接CD,量出CD的长,将线段CD二等分,画出线段CD的中点E.

③画直线OE.

直线OE即为∠AOB的对称轴.

上一篇:等腰三角形 下一篇: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羊皮换贤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