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
1.和(或差)的导数
法则1 两个函数的和(或差)的导数等于这两个函数的导数的和(或差),即(u±v)′=u′±v′.
2.积的导数
法则2 两个函数的积的导数等于第一个函数的导数乘以第二个函数,加上第一个函数乘以第二个函数的导数,即(uv)′=u′v+v′u.
3.商的导数
法则3 两个函数的商的导数,等于分子的导数与分母的积,减去分母的导数与分子的积,再除以分母的平方,即
.
例1 求下列函数的导数,并指出其不可导的点.
(1)y=tanx;(2)y=cotx;
(3)y=secx;(4)y=cscx.
(1)求曲线C上横坐标为1的点的切线方程;
(2)第(1)小题中切线与曲线C是否还有其他公共点?
解 (1)把x=1代入C的方程,求得y=—4.
∴切点为(1,—4).
∵y′=12x—6x—18x,
∴切线斜率为k=12—6—18=—12.
∴切线方程为y+4=—12(x—1),即y=—12x+8.
代入y=3x—2x—9x+4,求得y=—4,32,0,即公共点为(1,—4)(切点),(—2,32),(2/3,0).
除切点外,还有两个交点(—2,32),(2/3,0).
此例告诉我们:曲线与直线相切,并不一定只有一个公共点,当曲线是二次曲线时,我们知道直线与曲线相切,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这种观点对一般曲线不一定正确.
例3 求和1+2x+3x+…+nx(x≠1).
解 由求导公式(x)′=nx,可联想到它是第一个和式x+x+x+…+x的导数.
利用本题的结论和方法我们还可以求2+6x+12x+…+n(n—1)x的和,请读者自己完成.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