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

书籍:高中数理化公式定理大全 作者:雷扬, 欧阳占宝, 夏力安 朝代:2008-10-01 专题:书籍

即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

1.根据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2.二力平衡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共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对于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不要认为只有静止才是平衡状态,匀速直线运动也是物体的平衡状态.因此,静止的物体一定平衡,但平衡的物体不一定静止.还需注意,不要把速度为零和静止状态相混淆,静止状态是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速度为零不变,其加速度为零,而物体速度为零可能是物体静止,也可能是物体做变速运动中的一个状态,加速度不为零.由此可见,静止的物体速度一定为零,但速度为零的物体不一定静止.

例1 如图所示,AB为轻质杆,AC是轻绳,在A点悬挂一重物G,装置处于平衡,现保持杆水平,使绳的固定点C上移到C′,则绳中拉力T和杆所受力N将如何变化( ).

A.T减小、N减小

B.T增大、N减小

C.T减小、N增大

D.T增大、N增大

分析 由于杆的重力不计,除B端外其他力都作用在杆的A端,属于共点力平衡的问题.

选重物为研究对象,受二个力的作用;G和F(如图)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有F=G.

再选杆的A端为研究对象,A点受三个力的作用:F、T、F(如图).

根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T与F的合力一定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画出力F与F的平行四边形,从图上可知

当C点上移时,θ增大,sinθ增大,tanθ增大,所以T减小,F减小.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杆所受压力N与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压力N减小.

也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从图上直接判定,即当绳子的固定点由C上移到C′后,由于G不变,F不变,所以T与F的合力F′=F=G不变,即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度不变,当两力夹角减小时,对角线的两条邻边均变短,即F、T均变小.

答 A.

例2 重量为G的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一人欲用最小的作用力F使木块做匀速运动,则此最小作用力的大小和方向应如何?

分析 木块在运动中受摩擦力作用,要减小摩擦力,应使作用力F斜向上,与水平方向成适当的夹角

解 设当F斜向上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时,F的值最小.

木块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知: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刘邦凭什么能成为领袖?
刘邦凭什么能成为领袖?
作者:知乎-兰德起事初,汉集团的中坚力量是萧何,刘邦很多事都听他的,为什么萧何不能取代刘邦做领袖?如果说刘邦有樊哙,卢管,萧何的官比刘
诱使明朝灭亡的“两件小事”是什么?
诱使明朝灭亡的“两件小事”是什么?
尽管前几天,笔者发文点评了“因一位御史老婆捉奸行为而引发《‘蝴蝶效应’导致明朝灭亡》的观点”,但这并不是说我就不认同“蝴蝶效
古代赌博掩钱和番摊介绍:“跋扈将军”的拿手戏
古代赌博掩钱和番摊介绍:“跋扈将军”的拿手戏
梁冀,是东汉一代权势最重的外戚,这位曾被年少的汉质帝当众讽刺为“跋扈将军”的权臣,在青年时代又是纨绔子弟、赌博好手,在他精通的各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