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转弯

书籍:高中数理化公式定理大全 作者:雷扬, 欧阳占宝, 夏力安 朝代:2008-10-01 专题:书籍

1.为什么转弯处外轨总高于内轨?因为火车的车轮上有突出的轮缘,如果转弯处内外轨一样高,则外侧铁轨对车轮施加的弹力F就是火车转弯的向心力,如图甲所示,由于,火车质量很大,则F很大,铁轨容易受到损坏,使转弯处的外轨略高于内轨,则可使火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从而减小以致消除火车车轮与铁轨之间的挤压.

2.实际修筑铁路时,如何确定内外轨的高度差h?设计原则是:根据转弯处的半径r(根据地形条件决定)和规定的行驶速度v,适当选择内外轨的高度差h,使火车匀速转弯时所需的向心力完全由火车所受重力mg和支持力F的合力F来提供,如图乙所示,F=mgtanθ.(θ为路基与水平面的夹角),方向沿水平方向指向圆心,火车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

顿第二定律得

以上两式联立得

一般情况下,θ很小,tanθ≈sinθ=(d为轨距).则

我国铁路转弯速率一般规定为v=54km/h,即v=15m/s,轨距d=1435mm,r是根据地形确定的,故由①式就可确定内外轨的高度差h.

(3)讨论:

A.当火车恰以速度v转弯时,所需向心力恰由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F提供,火车车轮轮缘与内外轨均无侧压力,v称为理想转弯速度.

B.当火车转弯实际速度v>v时,所需向心力大于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F,外轨对轮缘提供侧压力,外轨易损坏.

C.当火车转弯实际速度v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武庚叛乱
武庚叛乱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秦始皇真的放心把“兵权”交给王翦吗
楚国曾是战国七雄中的泱泱大国,幅员辽阔,兵精粮足。多年来一直是秦国的劲敌。那么为什么被秦皇一举消灭了呢?表面原因是楚国有个昏君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