挠度和裂缝监测

书籍:工程测量实用技术手册 作者:《彩色版·小学生词典》编写组 朝代:2009-09-01 专题:书籍

1.挠度监测

建筑物在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弯曲和扭曲时,应进行挠度监测。对于平置的构件,至少在两端及中间设置3个沉降点进行沉降监测,可以测得在某时间段内3个点的沉降量,分别为h,h,h,则该构件的挠度值为:

式中 h,h——构件两端点的沉降量;

h——构件中间点的沉降量;

S——两端点间的平距。

对于直立的构件,至少要设置上、中、下3个监测点进行位移监测,利用这3个点的位移量可求出挠度大小。在这种情况下,把在建筑物垂直面内各不同高程点相对于底点的水平位移称为挠度。

挠度监测的方法常采用正垂线法,即从建筑物顶部悬挂一根铅垂线,直通至底部,在铅垂线的不同高程上设置测点,借助坐标仪表量测出各点与铅垂线最低点之间的相对位移。如图10-59所示,任意点N的挠度S按下式计算:

式中 S——铅垂线最低点与顶点之间的相对位移;

S——任一测点N与顶点之间的相对位移。

图10-59 直立构件挠度监测

2.裂缝监测

当基础挠度过大时,建筑物就会出现剪切破坏而产生裂缝。建筑物出现裂缝时,除了要增加沉降监测的次数外,还应立即进行裂缝监测,以掌握裂缝的发展趋势。同时,要根据沉降监测、倾斜监测和裂缝监测的数据资料,研究和查明变形的特性及原因,用以判定该建筑物是否安全。

当建筑物多处发生裂缝时,应先对裂缝进行编号,然后分别监测裂缝的位置、走向、长度及宽度等。

对于混凝土建筑物上裂缝的位置、走向及长度的监测,应在裂缝的两端用红色油漆画线作标志,或在混凝土表面绘制方格坐标,用钢尺测量。

根据裂缝分布情况,在裂缝监测时,应在有代表性的裂缝两侧各设置一个固定的监测标志,然后定期量取两标志的间距,即可得出裂缝变化的尺寸(长度、宽度和深度)。如图10-60所示,埋设的监测标志是用直径为20mm,长约80mm的金属棒,埋入混凝土内60mm,外露部分为标志点,其上各有一个保护盖。两标志点的距离不得少于150mm,用游标卡尺定期测量两个标志点之间的距离变化值,以此来掌握裂缝的发展情况。

图10-60 埋设标志测裂缝

墙面上的裂缝,可采取在裂缝两端设置石膏薄片,使其与裂缝两侧固联牢靠,当裂缝裂开或加大时,石膏片也裂开,监测时可测定其裂口的大小和变化。还可以采用两铁片,平行固定在裂缝两侧,使一片搭在另一片上,保持密贴。其密贴部分涂红色油漆,露出部分涂白色油漆,如图10-61所示。这样即可定期测定两铁片错开的距离,以监视裂缝的变化。

图10-61 设置两金属片测裂缝

对于比较整齐的裂缝(如伸缩缝),则可用千分尺直接量取裂缝的变化。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董卓部下一览
董卓部下一览
董卓西凉军人才济济,其中不少羌胡将领。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