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与调整

书籍:工程测量实用技术手册 作者:《彩色版·小学生词典》编写组 朝代:2009-09-01 专题:书籍

隧道贯通后,应及时地进行贯通测量,测定实际的横向、纵向和竖向贯通误差。若贯通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就认为测量工作达到了预期目的。但是,由于存在贯通误差,它将影响隧道断面扩大及衬砌工作的进行。因此,应该采用适当的方法将贯通误差加以调整,从而获得一个对行车没有不良影响的隧道中线,并作为扩大断面、修筑衬砌以及铺设钢轨的依据。

1.测定贯通误差的方法

(1)延伸中线法

采用中线法测量的隧道,贯通后,应从相向测量的两个方向各纵向贯通面延伸中线,并各钉一临时桩A、B,如图12-18所示。

图12-18 延伸中线法调整贯通误差

丈量A、B之间的距离,即得到隧道实际的横向贯通误差。A、B两临时桩的里程之差,即为隧道的实际纵向贯通误差。

(2)坐标法

如图12-19所示,采用洞内地下导线作为隧道控制时,可由进测的任一方向,在贯通面附近钉设临时桩A,然后由相向开挖的两个方向,分别测定临时桩A的坐标,这样,可以得到两组不同的坐标值()、(),则实际贯通误差为(),实际纵向贯通误差为(-=)。

图12-19 坐标法测定贯通误差

在临时桩点A上安置经纬仪测出夹角β,以便计算导线的角度闭合差,即方位角贯通误差。

(3)水准测量法

由隧道两端口附近水准点向洞内各自进行水准测量,分别测出贯通面附近的同一水准点的高程,其高程差即为实际的高程贯通误差。

2.贯通误差的调整

隧道中线贯通后,应将相向量方向测设的中线各自向前延伸一段适当的距离。如贯通面附近有曲线始点(或终点)时,则应延伸至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一段距离,以便调整中线。

调整贯通误差的工作,原则上应在隧道未衬砌地段上进行,不再牵动已衬砌地段的中线,以防减少限界而影响行车。对于曲线隧道还应注意不改变曲线半径和缓和曲线长度,否则需上级批准。在中线调整以后,所有未衬砌的工程,均应以调整后的中线指导施工。

直线隧道中线调整可采用折线法调整,如图12-20所示。如果由于调整贯通误差而产生的转折角在5′以内时,可作为直线线路考虑。当转折角在5′~25′时,可不加设曲线,但应以转角α的顶点C、D内移一个外矢距E值,得到中线位置。

图12-20 折线法调整贯通误差

各种转折角的内移量见表12-8。当转折角大于25′时,则以半径为4000m的圆曲线加设反向曲线。

表12-8 各种转折角α的内移外矢距E值

上一篇:隧道施工测量 下一篇:竣工图的测绘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密须国是怎么灭亡的,跟姬昌有什么关系
密须国是怎么灭亡的,跟姬昌有什么关系
远古时期,在中华大地上,分布着许多原始的氏族部落,其中最著名的是夏族和商族。夏族,居住于今甘肃、陕西及河南西北部、山西南部一带。
董卓生平
董卓生平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孟子谏齐宣王不伐燕国
齐国征伐燕国,杀了燕王姬哙。齐宣王向孟子请教:“有人劝我不要吞并燕国,可又有人对我说可以吞并它。以一个拥有万辆战车的大国攻伐另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