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仲连义不帝秦
秦军围困赵国的都城邯郸。魏国安釐王派遣将军晋鄙领兵去援救赵国,又害怕秦国强大,命令魏军停驻在汤阴。魏王又派客将军辛垣衍混进邯郸,通过平原君对赵王说,秦军急于围攻赵国,是因为从前和齐滑王争强称帝;不久,由于齐国的缘故,秦王又取消了帝号;现在齐国比滑王时更加衰弱了,只有秦国可以称雄天下。这次围城不一定是要贪图邯郸,其意图是重新称帝,赵国如果派使者尊秦王为帝,秦王一定很高兴,是会收兵回去的。平原君听了这话,犹豫不定,拿不准主意。这时鲁仲连正巧在赵国游历,碰上秦军围困赵国,又听说魏王让赵国尊秦王为帝,于是去见平原君,问抗秦这件事要怎么办呢?平原君说:“上百万大军在战场上损失了。现在秦军又包围了邯郸。魏王派辛垣衍来,让赵王尊秦王为帝,那人还在这里呢。我怎么敢谈抗秦这件事?”鲁仲连说:“原先我认为你是天下的贤公子,今天我才知道你并不贤!魏国的客将军辛垣衍在哪里?让我替你责问他,叫他回去。”于是平原君去见辛垣衍,说明齐国有位鲁仲连先生,正巧在这儿,请让我介绍他来见将军。辛垣衍说:“我听说鲁先生是齐国的高士,而我是魏王的臣子,奉命出使有自己的职责,我不想见他。”平原君说已把这件事泄露给他了。辛垣衍只得答应了。鲁仲连见了辛垣衍,先默不作声。辛垣衍说:“我看住在这座被困城中的人,都是有求于平原君的。我看先生高贵的面貌,不像有求于平原君的人,为什么住在这里而不离开呢?”鲁仲连说:“秦国是舍弃礼义而推重斩首之功的国家,用权诈之术来使用他们的贤士,把人民当做奴隶来役使;如果让秦国称帝,进而统治天下,那么我只有奔向东海自尽了,决不给它当百姓!我要见将军,为的是帮助赵国。”接着鲁仲连又讲了救赵的办法和秦称帝的害处。辛垣衍听了这番话,便站起身来,向鲁仲连两拜表示谢罪,说:“开始我以为先生是个平庸的人,今天我才知道先生是一个高士!我马上离开这儿,不敢再谈尊秦为帝的事!”秦军大将听到这件事,就下令退兵五十里。正赶上魏公子无忌夺得晋鄙的军权,统率军队来援救赵国,大败秦军。秦国退兵离开赵国。事后,平原君要封鲁仲连官爵。鲁仲连辞让了多次,始终不肯接受。平原君设宴,酒酣,平原君走到鲁仲连跟前,拿千金酬谢鲁仲连。鲁仲连笑着说:“天下贤士可贵之处,是能够替人排除忧患,消除困难而不取报酬。如果贪图报酬的话,那就成了商人了。我鲁仲连决不做那样的人。”鲁仲连告辞平原君而离去,终身不再去见平原君。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
-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
- 齐威王活煮贪官阿城大夫
- 舆论的力量是很大的,可是一旦不能判断而受到舆论的左右,就可能做出悔恨终生的错事。齐威王不听信传言,而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才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