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书情节辞典

苏东坡和李直方

书籍:古书情节辞典 作者:张华 朝代:2004-05-01 专题:书籍

苏轼当颍州太守时,境内有一剧盗叫尹遇的,久为一方之害,而朝廷累次捕捉不获。苏轼召汝阳县尉李直方来,对他说:“你如果能擒这个贼,我一定向朝廷奏明晋升你的官,如果捉不住,我也要奏明你工作不力。”直方接受了这一命令心中很惶恐,然而也无可奈何,只好哭泣着告别九十岁的老母,寻找尹遇的踪迹,发现后又亲自带领兵卒前去把他拿获。苏轼立即上条陈为李请赏,因为李的官太小,不够格。苏轼又向朝廷奏明:请把李的这一大功和逐年劳绩合在一起,给以朝散郎的官,也没有答应。后来吏部要为苏轼磨勘升迁,但苏轼没把自己呈报上去。因他为直方请求升官未成,自己失信于李,所以自己也不愿升官。

上一篇:杨正见升天 下一篇:王安石和苏轼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廉颇善饭
廉颇善饭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