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传
相传作者是明嘉靖时郭勋,又名《云合奇踪》,全书八十回,写的是元末顺帝荒淫失政,刘福通等英雄纷纷举起义旗反元。金陵朱世珍,因遭火灾,家业一空,三个儿子皆失散,且妻子陈氏又身怀六甲,只好暂在庙里安身,不久生下一个孩儿,取名朱元龙,后更名朱元璋。元璋幼时曾经与人牧牛,也曾出家当过和尚。元璋胸怀大志,欲干一番事业,往滁州投母舅郭光卿。光卿因打死人,投奔刘福通,得授为将军。元璋劝光卿自立,光卿自立为滁阳王,委元璋为神策上将军。四方豪杰闻讯纷纷来投,勇士吴祯、吴良、汤和、邓愈、郭英等俱成为元璋的得力将领。元璋又礼请李善长、徐达等人为辅,攻下滁州,站稳脚跟。不及半月。滁阳王死,元璋立王子为和阳王,和阳王封元璋为开基侯兵马大元帅;徐达为副元帅。元璋统兵攻破金陵,大败元军。和阳王驾至金陵,奉元璋为吴国公,得专征伐。李善长、陶安、徐达、常遇春、汤和等皆授高官。元璋特意遣人至青田县,礼聘刘基出山相助。刘基、字伯温,本元朝进士,他见元廷将倾,英雄四起,弃官回乡;得汉代张良秘藏的兵书战策,具有王佐之才。朱军攻吴王张士诚,擒士诚弟士德,又击败张士信、李伯升,夺取常州、镇江、广德、江阴等处。元璋声势大振,亲征元地金华、处州等地,大败元军。且说陈友谅助徐寿辉举反元义旗。括有荆、襄地面。友谅杀死寿辉,自立为天子称汉帝。友谅命赵普攻金陵,不胜。友谅选精兵三十万亲征,金陵震动,元璋部下议论纷纷,战、守、和、降不定。刘基独排众议,精确地分析敌我两军的形势,定下人心。元璋意决,遣康茂才行诈降计,调兵遣将,以奇兵获胜。不久,吕珍、张虬攻安丰,刘福通战死。元璋出兵救安丰,友谅趁势率六十万大军再袭金陵。刘基再定大计。元璋回兵与汉军在鄱阳湖决战。朱军初战失利,部将韩成捐躯。刘基从金陵来,以火攻破友谅。朱将郭英射死友谅。友谅六十万大军尽皆覆灭,湖水呈赤色,尸骨山堆海积。元璋乘胜破武昌,时友谅子陈理已继位,率众投降。元璋命大将常遇春定荆襄。徐达统兵破吴,取姑苏。张士诚势孤遭擒,自缢死去。众将相拥立元璋登帝位,国号明,改元洪武。元璋委李文忠收浙东,灭方国珍;遣徐达、常遇春扫荡元朝的残余势力;命汤和取闽、广之地;派邓愈收两广未服州郡。朱军四出,一一收功。后来朱元璋又遣将收伏蜀地、云南等。混乱的天下终于让元璋统一。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