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九江府志
江西地方志。清达春布修,黄凤楼等纂。五十四卷。春布字进修,满洲镶黄旗人。嘉庆进士。官九江知府。凤楼字五云,江西德化人。道光进士,曾官安徽繁昌知县。九江有志始于明弘治,嘉靖、天启又修,清顺治、康熙、嘉庆凡三修。是志乃清季最末一修,于同治十二年(1873)成书。记事止于同治九年,约一百万字。为现存体例较佳、内容丰富的九江府志。卷首有九江府属总图、各县图等七幅。正文分地理、建置、食货、学校、武备、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类十志。含疆域、沿革、山川、水利、古迹、风俗、物产、户口、武事、文职、儒林、金石、祥异等五十四目。门类完备,记载亦详,且无繁芜之弊。内容首叙府治,次为各属县。九江地区颇多名山大川,有庐山、天花井山、香炉峰等山、峰、洞、岭三百余处;记河、泉、池、港百余处。每记一处必先述其地理位置、得名由来、山水原委或名人轶事。载堤塘一千四百余座,较旧志增九百七十余,收载人物甚丰,有传之名臣近百人。载陶潜宅、望江楼、白乐天故宅、醉白楼等名胜古迹二百六十余处。艺文之文、赋、诗等皆有关当地山川、风俗、利弊、沿革等,其间不乏名家之作,尤以吟咏庐山之篇最多。有同治十三年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江西省地方志概述》(1985年吉林省图书馆学会铅印本)可供参考。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
-
- 吴王诸樊剑为何出现在蔡聲侯産墓?
- 工䱷太子姑發剑,1959年在安徽淮南的蔡聲侯産墓出土。蔡聲侯産墓此次出土遗物112件,以青铜兵器和车马器为主。其中,有工䱷太子姑發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