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平凉府通志
甘肃地方志。明赵时春(1509—1605)纂修。十三卷。时春字景仁,号浚谷,甘肃平凉人。嘉靖进士,官至右副都御史,巡抚山西。平凉旧无志乘,时春乃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成此志,后经增补,记事止四十四年。分建革、山川、户口、田赋、物产、官师、兵制、学校、人物、风俗、河渠、寇戎、祥异等十七门。此志为该地第一部志书,较全面记述该地自然、经济、历史、军事、交通等情况。考证叙述颇具史法,在关中诸志中最为有名。但地理沿革欠考证,兼多张冠李戴,如官师中误将陇西入平凉,平凉误移静宁等,颇显杂乱。有嘉靖三十九年(1560)刻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晋襄公为什么要打击秦人
- 晋献公时灭掉虢国,据有崤函之地,卡住秦国东进的通道,使秦国不能出关到中原称雄。挺进中原,是秦人的长期打算。鲁僖公三十年,秦晋联军围
-
-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 商均墓位于虞城县北 12 .5公里的利民镇 (原虞城县城) 西南。现存墓高4米 ,直径35米。据《虞城县志》记载:“虞帝子商均墓,位于城西南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
-
-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