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日记
游记。①清王锡祺(1855—1913)撰。一卷。锡祺另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已著录。作者应顺天试自江苏清河绕道福州,经天津入京,于光绪五年(1879)整理此行日记成书,凡一万余字。作者亲历福建、江苏、山东沿海及北京附近,对自三月十一日至十月初一日的半年内有关上述地区的见闻,逐日记述,包括所经地区的气象、城镇市容、商业行情、民情风俗、土特产品、传说佳话等,于水道计程尤详。所载该年夏季淮河流域连续高温四十余天,大沽口岸桃柳千万株等重要资料,可资参考。②清陈炳泰撰。一卷。作者奉命办理海运事务,于光绪二年(1876)三月二十八日至四月二十日自安徽乘长江帆船下航,在江苏清江改陆行至天津,按日记途程及沿途景观。以上二书均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