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吉安府志

书籍: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地理卷 作者:王兆明, 傅朗云 朝代:1991-08-01 专题:书籍

江西地方志。清李兴元修,欧阳主生等纂。三十六卷。兴元,河北遵化人。贡生,官知府。主生字醒庵,江西吉安人。吉安,明置府,辖九县,治所今吉安市。首志始于明成化间,再修于正德、嘉靖、万历,多散佚。是志为清代首修。采各邑典志,订讹补缺,于顺治十七年(1660)成书。约二十三万字。卷首有郡治、郡境等图三幅。正文有郡纪,沿革、秩官、选举三表,风土、山川、户赋、建置、学校、祠祀、贤侯七志,列传、名宦、忠节、死事、理学、儒行、孝友、隐逸、艺文、寓贤、列女、杂传十二传。计二十五门。卷末附奏疏、纪述二目。是志以纪、图、表、志、传诸体并用,较全面记载了该府风貌。郡纪详载政治、军事、自然等大事。其中有关红巾军、张献忠等农民起义军活动事,及顺治十七年泰和县王山断裂,田庐人畜俱没,颇具史料价值。选举载明进士、乡举、贡士共八百余人。风土载当地泰和特产玉版笋、水晶葱等。户赋记属县人口、田亩数。为该地较全面政治、经济、地理资料。有顺治十七年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有缺页)。

上一篇:(光绪)吉州全志 下一篇:(光绪)吉安府志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董卓洗劫洛阳城
董卓洗劫洛阳城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识子,赵括纸上谈兵
赵奢,嬴姓,赵氏,名奢。战国时代东方六国的八名将之一,简曰马氏。汉族,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是战国时赵国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詹天佑买马车
詹天佑买马车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他先后指挥了塘沽、天津间的铁路铺轨工程,完成了滦河大桥工程和著名的京张铁路工程。詹天佑一心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