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重修)唐县志
河北地方志。清陈詠修,张惇德纂。十二卷,首一卷。詠,山东临清人。道光举人,时任唐县知县。惇德,河北栾城人。咸丰拔贡。唐县自明嘉靖创修县志,凡续修、重修四次。此志于光绪四年(1878)成书。约二十二万字。有舆地、田赋、学校、经政、职官、选举、人物、艺文、杂稽等九志。因旧志沿革舛错太多,山川目又过略。故立沿革表、疆域、山川、古迹、村庄、物产、户口、地粮、水利营田、职官表、治绩、著述、碑碣等三十目,附二十四目。沿革表录有陈育阳《唐县考》,插有疆域图并附图说。标有大村三百六十余、仓厫六处、新增更铺二十处。境内,西北皆山,以恒山为大,凡山、岭、峪五十一座。水以唐河(又名滱河)为长,附河道图、王恪《唐河考》等文献,计有河、水、泉、井十九处。关隘八处。物产目称城西北以羊枣、胡桃为业。职官表收元以前知县、佐尉,明以后六百余人,多据档册碑帖补入。治绩兼录碑铭,可补《金史》之未备。为较完善的唐县旧志,体例有所创新,内容注重社会效益。有光绪四年刻本,三十二年重印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方志考稿》甲集可供参考。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商均墓为何历经多年仍受到虞城世代百姓的祭拜
- 商均虽然被太史公定论为不肖,没有能力承继帝位,可能不是一位出色的政治领袖,但他绝对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海内经》说,义均是始为巧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
-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八年)夏季,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女儿妾在秦国作侍女。 秦穆公把河东土地归还给晋国,并把宗族之女嫁给太
-
- 张仪连横
-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
-
- 苏秦合纵
- 苏秦,东周洛阳人,是与张仪齐名的纵横家。他出身农家,素有大志,到东方的齐国去求学,拜在鬼谷先生的门下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多年。他学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