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海昌外志
浙江地方志,明谈迁(1594—1657)纂。不分卷。迁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改名迁,字孺木,浙江海宁人。著《国榷》。海宁吴时置海昌郡,故以名书,约于崇祯间成书,二十一万余字,记事止崇祯十六年(1643)。分舆地、食货、职官、建置、选举、人物、丛谈、艺文八门,含沿革、山水、田赋、方技、祥异、古迹等四十三目。丛谈类祥异目叙三国吴至清初海潮泛滥,堤坝毁坏、飓风等自然灾害,记明嘉靖间倭寇入侵浙江沿海及官兵抗倭斗争事迹尤详,凡倭兵数量、入侵线路、抗倭指挥、少林寺僧参战等均有叙述。以考证见长,史料价值较高,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
-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
- 秦桧曾向宋高宗赵构提出建立“两个宋朝”?
- 秦桧在未做宰相以前,曾扬言道:“我有两条妙策,可安天下。”当时相位出缺已久,有人问他道:“你既有妙策,何以不言?”秦桧道:“朝廷没有宰
-
- 戚继光斩子之谜
- 戚继光真的斩子了吗?这其中缘由,且让我们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