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诸罗县志
台湾地方志。清周钟瑄修,陈梦林等纂。十二卷,首一卷。钟瑄字宣子,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康熙举人,官诸罗县令。梦林字少林,福建漳浦人。由诸生从军,曾修漳州、漳浦二志。此系台湾省第一部县志,约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成书,十余万字。卷首有山川、县治、番俗等二十三图。正文分封域、规制、职官、祀典、学校、赋役、兵防、风俗、人物、物产、艺文、杂记十二志,含建置、疆界、山川、海道、潮汐、风信、城池、街市、学宫、户口、土田、陆饷、水饷、番俗、气候、灾祥、古迹、外记等四十七目。此前已三修府志,当时现存两志。该志在于纠正府志讹误,并补遗漏。多取材于高拱乾《台湾府志》、沈光文《杂记》、陈峻《外纪》、季麒光《台湾郡志稿》和实地踏查采访。其地域特色十分明显。如卷一封域志含八目,前二目侧重历史沿革,中三目详地理形势,后三目突出海域特点。物产志载菩提果、释迦果、含笑、老来娇、玉芙蓉、水松、加冬树、菻荼、刺竹、人面竹、乳草、蛇草等三百多种植物,牛、马、海鸥、华雀、食蛇鸟、麇、鹿、涂鮀、鲳、马鲛、虎鱼、沙蚕、西施舌、蛇、虎蜂等二百余种动物。尤以番俗图和风俗志史料价值最高,可供民族、民俗、历史、人种等多学科研究参考。号称台湾旧志范本。边刻边修补,志中自有注记。有康熙五十六年(1717)刻本,雍正二年(1724)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影印本和校刊标点铅印本。王建宗《台湾省修志事业的历史与现状》(载《中国地方史志》1982、4)、李秉乾《台湾沿革和方志管见》(载《福建省图书馆学会通讯》1982、1)、陈正祥《〈诸罗县志〉的地理学评价》(载《台湾文献》1958、9、4)等,可供参考。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
-
-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 晋惠公反悔,不想割地给秦国。里克不同意,他说:“既然如此,你们先前干吗答应人家,答应了现在又不给,这不是言而无信吗?”郤芮大声说:“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