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豉 香豉 SOTAE SEMEN PRAEPARATUM

书籍:和汉药百科图鉴Ⅰ 作者:(日) 难波恒雄 朝代:2001-02-01 专题:书籍
【基源】:

为豆科(Leguminosae,マメ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 Merr.(ダィズ)的种子经上述方法加工发酵制成。即所谓纳豆之类。现日本市售者系食用的纳豆的干燥品,质劣。中医也有家庭自制药用的。

【产地】:

中国东北各省多产。日本各地。

【成分】:

含脂肪、蛋白质。

【药理作用】:

不详。

【性味】:

苦,寒。

【功效】:

豆豉为温病表剂的主药,功能发汗、调中、除烦。配伍栀子则可表里双解,与生地黄共用可用于疗阴虚表邪之症。葛洪《肘后方》中的“葱豉汤”,与葱共用治疗伤寒初期的症状。吉益东洞也云:“主治心中懊恼,心旁结痛,胸满胀烦”。

【处方例】:

栀子豉汤(120);栀子甘草汤(《伤寒论》:栀子、豆豉、甘草);瓜蒂散(《伤寒论》:瓜蒂、赤小豆、豆豉);葱汤(《肘后方》:葱白、豆豉)。

Glycine max 大豆

《名医别录》中以“豉”之名收载。刘熙释名曰:“豉,嗜也。调和五味,可甘嗜也”。《本草纲目》中以“大豆豉”之名收载,现今又称“淡豆豉”或“香豉”。李时珍曰:“豉,诸大豆皆可为之,以黑豆者入药。有淡豉、咸豉,治病多用淡豉”。豆豉的加工方法,《齐民要术》之卷8中有记载,但极其简略。《外台秘要》中记载较为详细:“用黑大豆二三斗,六月内淘净,水浸一宿沥干,蒸熟取出摊席上,候微温蒿覆。每三日一看,候黄衣上遍,不可太过。取晒簸净,以水拌干湿得所,以汁出指间为准。安瓮中,筑实,桑叶盖厚三寸,密封泥,于日中晒七日,取出,暴一时,又以水拌入瓮。如此七次,再蒸过,摊去火气,又收筑封即成矣”。咸豆豉的制法则是在上黄衣后取出簸净,水淘晒干。每四斤入盐一斤,姜丝半斤,椒、橘、苏、茴、杏仁拌匀,入瓮。上面水浸过一寸,以叶盖封口,晒一月则成。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的盗窃之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是发周宣王执政期间的战争,其时间约从公元前80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90年的战争。那么,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晋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