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全洲
【生卒】:1946—1968应城人。1964年3月应征入伍,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三〇三部队特务连工兵排,任副班长。在党组织的教育下,李全洲严格要求自己,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去。1965年5月,在一次导火索点法训练中,新战士汪玉书不慎提前拉响了拉火管,眼看即将爆炸,李迅即从汪玉书手中夺过炸药包,猛扔出去,保护了在场12名同志的生命安全。同年底,新战士失手把点着了的炸药包掉在地上,李不顾个人安危,冲上去飞起一脚,将炸药包踢到崖下,避免了一场伤亡事故。1966年5月,工兵排担任修建石桥爆破采料任务,时有“哑炮”出现。李全洲看到排除哑炮危险性大,就主动承担。在一个月时间里,共排除哑炮20多个。同年10月,李到许家沟做民兵宣传工作。一天,工地发生积土塌方,有两个民兵埋在土中。李听到呼救声,立即赶来,纵身跳进三丈多深的崖下,同其他民工一齐用手扒土,救出了遇险民工。过了几天,民工许记存推车在山路上运土,下坡时不料车子歪了,连人带车向路边6丈多深的大沟滑去。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李全洲猛冲上去,拦住了许记存,使他安然脱险。李全洲在生活上克勤克俭,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李的父亲病危,连续来信来电报。李正准备把节省的30元钱寄回家时,发现同班战士孙双顺也收到母亲生病的电报,他便以孙双顺的名义将钱寄给孙母,并写信安慰小孙的母亲。在野营训练中,李还经常帮助部队所住村庄的烈军属、五保户做家务;离开时还为他们买面粉、饼干、盐、糖等物资。部队在山西长治市“支左”,1968年3月22日,部队销毁从群众组织中收缴的爆炸物,李全洲自告奋勇地说:“这危险,让我来!”主动承担了爆破任务。因导火索不合规格,发生意外爆炸,李全洲不幸牺牲。李全洲牺牲后,所在部队党委给他追记一等功。1969年7月30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授予李全洲“无限忠于毛主席的好党员”称号,并号召全军向他学习。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
- 晋文公在曹受辱,被人偷看身材
- 重耳一行离开了齐国,又开始了他们的列国之旅。他们第一个到的国家,是楚国的新小弟曹国(现山东省定陶县西北)。曹国是个典型的小国,夹存
-
-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
-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