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功国
【生卒】:1918—1941又名何勋。咸宁人。1932年就读于咸宁县立中心小学,1935年考入武昌私立群化中学。1935年北平爆发“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他积极参加武汉学联领导的声援活动。1938年春,日寇逼近武汉,武汉各校进行疏散,他转入鄂南联中,疏散到通山县横石潭。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中共咸宁中心县委建立,着手组建抗日武装。他动员父亲何寰桢(当地有名士绅)出面负责组建,后经国民党咸宁县政府定名为咸宁国民自卫第二大队,何寰桢为大队长。咸宁中心县委派了许多党员到这支队伍担任领导干部,何功国任第三中队指导员,其余两个中队指导员也都是共产党员。1938年底,国民党顽固派在鄂南掀起反共恶浪。12月底,国民党一二八师师长王劲哉以“元旦团拜”为名,诱捕了第二大队长何寰桢,逼他交出部队,何寰桢坚不从命,遭敌杀害。何功国得知父亲被杀害消息,更坚定了驱逐日寇的决心。何寰桢牺牲后,咸宁县国民自卫第二大队被县政府吞并,何功国等共产党员被迫离开部队。1940年2月,经通山中心县委安排,辗转来到江北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第四团队,在政治处工作。不久派往京山八字门鄂豫边区党校学习。结业后,调任中共京(山)钟(祥)县罗桥区委书记。1941年8月,调回鄂南,任中共咸宁县委书记。11月,与李一戎在向党组织汇报工作返回途中,路过咸宁县北拱桥时,为夺取两名守桥日军的枪支,何功国当场中弹牺牲,李一戎负伤后遭捕,被日军放军犬活活咬死。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赵奢谏言遗书
- 在中国古代,如犯了王法,不仅斩杀罪犯,而且祸及全家,株连九族。战国时的赵括,兵败长平,损兵四十五万,按律当满门抄斩,但全家却幸免祸端。这
-
- 子产与伯石
- 春秋时,郑国的子产很有才干,精通政事,善于治理国家,因此被委任管理国家大事。子产手下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官员,名叫伯石,平时交付他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