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湖北英烈辞典

何功伟

书籍:湖北英烈辞典 作者:湖北省民政厅 朝代:1997-04-01 专题:书籍
【生卒】:1915—1941

又名何彬,何斌、何明理。咸宁人。1915年11月21日出生于当地一开明绅士家庭。1927年8月,在武昌湖北省立第一小学读书。1930年夏考入湖北省立第二中学。1933年7月,考入湖北省立武昌高级中学。学习期间,他勤奋学习,关心国事,积极参加社会活动。1935年“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爆发后,他奔赴于武汉各学校,参与组建了武汉中等以上学校抗日救国联合会,并担任该会常务理事,发动各校学生举行声援北平学生的示威游行。“一二九”运动后不久,改名何明理,离开湖北省立高中,到上海参加全国学联工作,任常委。1936年8月,经胡乔木、唐守愚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事变后,上海成立青年抗日救国服务团,任该团组织部长,改名何彬,主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11月,上海战局吃紧,党组织决定派他回湖北工作。12月,被选为湖北省工委农委委员,在湖北省战时乡村工作促进会工作。1938年3月,调任武昌区委书记。6月,中共湖北省委正式成立,任省委委员。7月,省委派他回鄂南,开辟鄂南抗日游击根据地。8月,中共鄂南特委成立,任特委书记。鄂南特委成立后,他首先抓紧各级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接着积极筹建抗日武装。族叔何寰桢,是咸宁著名绅士,曾当过民团团长。何功伟主动上门做工作,晓以抗日救国大义,经反复动员,何寰桢同意合作抗日,在柏墩组成一支拥有300人枪的抗日游击大队,即咸宁县国民自卫第二大队,何寰桢任大队长。咸宁中心县委派了许多党员到这支队伍担任领导干部。1938年下半年,国民党顽固派在鄂南掀起反共高潮,12月,何寰桢被国民党一二八师师长王劲哉诱捕枪杀,咸宁国民自卫第二大队被搞垮,何功伟等共产党人遭通缉。这时,鄂南特委与湖北省委失去联系。遵照省委预先指示,鄂南工作由湘鄂赣特委(驻平江县嘉义)领导。何功伟到平江,与湘鄂赣特委接上关系,根据湘鄂赣特委决定,鄂南特委改为鄂南中心县委,何功伟任书记。1939年2月,在咸宁桥主持召开了鄂南中心县委扩大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六中全会决议,联系鄂南实际,总结经验教训,明确方向,坚持斗争。正当何功伟在挫折中重振鄂南工作时,国民党发动了第一次反共高潮。鄂南形势急转直下,鄂南党与湘鄂赣特委联系中断。7月,何功伟召开鄂南中心县委紧急会议,决定立即疏散“露红”干部,派人与江北鄂豫边区党委接上关系。会后,何功伟离开鄂南亲自到重庆找党汇报工作。8月,到达重庆,向中共中央南方局汇报鄂南工作。1939年9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派他到鄂西工作,先任中共湘鄂西区党委宣传部长(机关设在宜昌)。1940年2月接任湘鄂西区党委书记职务。他跋山涉水,往来于宜昌、巴东、建始、恩施一线,发展党的组织。这期间,他与湘鄂西区党委宣传部干事、交通员许云结为夫妻。8月,何功伟到达恩施,根据南方局指示,湘鄂西区党委改组为鄂西特委,何功伟任书记。1941年1月20日,因叛徒出卖,何功伟不幸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敌人先是封官许愿,遭到痛斥。接着又把何功伟的父亲接到恩施,企图以父子亲情软化他的革命斗志。何功伟对父亲说:“你老人家也是读过圣贤书的人,懂得生死事小,失节事大的道理,做儿子的要为党尽忠,忠孝不能两全了。”老人终于被儿子的耿耿忠心所感动,不仅不再劝降,而且帮助儿子秘密带出给同志和组织的信件。1941年11月17日,何功伟含笑告别难友,昂首挺胸,高唱《国际歌》,走向刑场,壮烈牺牲。

上一篇:何长明 下一篇:何功国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李世民14个儿子的悲惨结局
李世民14个儿子的悲惨结局
唐太宗李世民可真正算得上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但说到他的儿子,这些贵胄绝大多数不成器,下场也很可悲:其中3个被杀,3个自杀,3个早夭。1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华元从俘虏到关键先生,且看华元如何逆袭
楚邲之战后,取得胜利的楚庄王志得意满,开始到处惹是生非。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又派公子冯出使晋国。从楚国到齐国需途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聂政:史上最顾家的杀手
根据 《史记·刺客列传》记载:“聂政者,轵深井里人。”聂政是郭解的老乡,也是轵地 (今河南省济源境内)人氏,深井相当于轵县的一个乡。豫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