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音祥
【生卒】:1914—1937黄安(今红安)人。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给地主打长工、卖短工,养家餬口。黄音祥6岁给地主放牛。1927年,黄麻地区兴起农民运动,参加童子团。1930年7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班长、排长、连党代表。1933年红四方面军扩编后,被任命为红三十军二六五团政委,成为一名年轻的红军指挥员。当时红四方面军刚从鄂豫皖苏区转移到川北,立足未稳,敌人在装备和数量上均占绝对优势。黄音祥政委和邹丰明团长抓住敌人最怕夜战和近战的弱点,决心把全团训练成一支不仅敢于打硬仗,而且善于打夜战、近战的部队。1934年2月,刘湘嫡系郝耀庭旅及另两个附属团,孤军冒进到马鞍山地区的毛霸场一线,与左右两翼之敌距离很远,空隙较大。红四方面军总部决定抓住战机,发起一次反攻,其先头突击任务交给了二六五团。黄音祥率全团战士,在一个雨夜摸到毛霸场以西的陆米岩下,突击队搭起人梯向上攀登,然后掷下绳索,下面的部队拉索而上。直到战士们用手锯锯敌指挥部的木栅栏时,敌哨兵才发觉。黄音祥手提驳壳枪,带领全团战士一拥而上,向纵深穿插,歼敌两个营。当敌主力反攻时,我后续部队八十八师另两个团又投入战斗,打垮敌预备队一个团,捣毁敌指挥部,郝耀庭被击毙。1934年秋,反六路“围攻”战役结束后,敌杨森部妄图抢占我仪陇县城,其先头营已先行进占仪陇城东的古楼寨有利地形,并在寨子周围挖壕沟,筑鹿砦,围铁丝网,加强夜间巡逻和警戒,加之四周是一片开阔地,不利我军运动。黄音祥等研究后认为,对付这股敌军只能智取,不宜硬攻。他把全团分为两个梯队,二营袭击西门,三营进攻南门,一营为二梯队,同时派一个精干的尖刀排摸入寨里,来个里应外合。深夜,尖刀排刚摸到古楼寨西门外时,正赶上敌人收排哨。我尖刀排机智地紧随敌排哨,混进古楼寨,趁机抢占有利地形。随着向敌射击,敌人慌乱中东奔西突,争相逃命。黄音祥带领全团分两路迅速攻进寨子,消灭全部守敌,夺取了古楼寨。二六五团还多次参加夜战,并取得显著战果,1934年11月,红四方面军总部在川陕根据地的毛峪镇召开的党政工作会议上,授予黄音祥领导的二六五团以“夜老虎团”的光荣称号。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红四方面军组成西路军,开始西征。1937年1月下旬,西路军东进受阻,返回倪家营子,被敌发觉,乘我部队立足未稳,敌两个旅向红三十军八十八师猛扑过来,一大股敌人还打到三十军军部门口。军政委李先念拔出驳壳枪率通信队出击,黄音祥率全团战士跟进,挥动鬼头刀与敌对阵,几经冲杀,才将敌人击退。这时,敌后续部队陆续跟上,我军处于重重包围之中,总部遂决定星夜突出三道流沟,向祁连山进发。次日进入梨园口,又连夜赶到康隆寺附近的石窝一带。天麻麻亮,敌又接踵而至,我军且战且走,向山顶攀登。当三十军登上山顶时,总部和红九军余部还留在山谷里。此时敌四个旅的马队已漫山遍野扑来。为确保总部和主力部队安全,军首长命令二六五团就地拦击。这时全团只有200来人,团长邹丰明已负伤,部队由黄音祥政委指挥。他将部队隐蔽在岩石背后,待机歼敌。敌一个旅首先冲上来,黄音祥提着驳壳枪,向侧面山谷里一指,喊道:“同志们!总部的同志还没有上山,我们要坚决地打,掩护他们。共产党员,共青团员,革命战士宁死也不能后退半步。”战士们接连打退敌人十多次冲锋,一个旅被打退,又调上一个旅,并发动规模更大的冲锋,最后终于冲到近前,二六五团战士打了一排手榴弹,跳起来迎了上去。敌人在马上,我军在马下,鬼头刀对马刀,在斜坡上嘶杀在一起。就在我军反击的一瞬间,一颗子弹击中黄音祥头部,昏倒在地。由于伤势过重,不能跟随主力部队行动,和其他战友坚壁在祁连山上,后在战斗中英勇牺牲。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颛顼是谁?颛顼是什么死的?
- 颛顼是谁:颛顼[zhuān xū](公元前2514年―公元前2437年),本名乾荒,是黄帝次子昌意的儿子,居帝丘(今河南濮阳县),号高阳氏,又称黑帝或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