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锡瑞

书籍:湖湘文化大辞典 上卷 作者:万里 朝代:2006-01-01 专题:书籍
【生卒】:1850—1908

【介绍】:

清代著名今文经学家。字鹿门,一字麓云,因推崇西汉经学家伏生,颜其居曰“师伏堂”,学者因称师伏先生。善化(今长沙)人。光绪九年(1883)举人。以后屡试不第,潜心著述。先后任桂阳潭书院、江西南昌书院讲席。因江西故宗宋学,偏重性理,或流禅释,锡瑞以西京微言大义教诏学者,说经当守家法,词章必宗家数,一时高才隽秀咸集其门。中日甲午之战后,受康有为《新学伪经考》等影响,倾向变法。主张“清内乱,严惩贿赂,刻绳赃吏,实事求是。且必先改宋明陋俗,不必皆从西俗”(皮名举:《皮鹿门先生传略》)。戊戌变法时期,任南学会学长,主讲“学派”一科,倡“有体有用之学”。先后讲演十二次,自称“其大旨在发明圣教之大,开通汉宋门户之见;次则变法开智,破除守旧拘挛之习”。戊戌变法失败后,被革除科名,交地方官严加管束。以后专心从事学术研究和教学。历任湖南高等师范馆、中路师范、长沙府中学堂讲习。锡瑞以经学名家,治经宗今文,但持论平允。所著有《尚书大传疏证》、《古文尚书疏证辨证》、《经学历史》、《五经通论》、《师伏堂笔记》、《师伏堂日记》等多种。

上一篇:樊锥 下一篇:阎镇珩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唐代大诗人王勃蜀中九日 他表达了什么思想
唐代大诗人王勃蜀中九日 他表达了什么思想
《蜀中九日》是唐代大诗人王勃所作的一首七绝唐诗。相传这首诗创作于咸亨元年重阳节上,王勃参加送别友人的宴会,并登高回望故乡之时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介之推割股奉君是民间传说,并非历史事实
关于介之推的传说故事中,被提及最多的是 “割股奉君”、“隐居不言禄”之举,后世的寒食节、清明节,许多地方都认为源于介之推。这个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王寿梦问什么是周礼
吴国是比较特殊的诸侯国,它与周王朝同宗,也接受了周武王的分封。但是它建立于周王朝创立之前,由周武王祖父季历的两个哥哥开辟,第五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