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
因主张用禅定概括佛教的全部修习而得名,以觉悟众生本有佛性为目的,故又名佛心宗。开创者为印度来华僧人菩提达摩(?-528),下传慧可、僧璨、道信、弘忍,为早期五祖。弘忍的主要弟子有10人,其中著名的是神秀(?-706)和慧能(638-713),分别为北宗和南宗的创始人,时称“南能北秀”。北宗力主渐修,打坐“息想”,起坐拘束其心,谨守《楞伽经》及传统师教,缺少新的创造,得到武则天的崇重与支持,经中宗后,渐趋衰落,此称“渐悟派”。慧能行教于南方,其基本思想为神会(688-762)所继承,中唐以后,取得禅宗正统地位,逐渐扩展到全国。南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觉悟不假外求,不读书,不礼佛,不立语言文字,强调“心无念为宗”,认为“即心即佛”,只要明心见性,就可以顿悟成佛,此称“顿悟派”。以《金刚经》、《六祖坛经》为该宗的重要典籍。慧能门下有青原行思(?-740)南岳怀让(677-744)、菏泽神会(686-760)形成禅宗南宗三大系统。晚唐五代时,所有禅宗派别,汇集为青原系和南岳系。(一)南岳系:慧能弟子南岳怀让传马祖道一,道一传百丈怀海,海传沩山灵祐(771-853),祐传仰山慧寂(814-890)创沩仰宗。怀海又传另一门下黄檗希运,运传临济义玄,创临济宗,以义玄居镇州(今河北正定)临济院而得名。临济宗创立后,义玄传兴化存奖,奖传南院慧颙,颙传风穴延沼,沼传首山省念,念传汾阳善昭,昭传石霜楚圆。楚圆以下,又分成两派,其门下杨歧方会创杨歧派,因住杨岐山(在今江西萍乡市北)而得名。方会传白云守端,端传五祖法演,演传佛果克勤,勤传大慧宗杲,称大慧派,同时克勤又传虎丘绍隆,称虎丘派。楚圆另一门下黄龙慧南创黄龙派,因其住黄龙山(江西省修水县)而得名。(二)青原系:慧能另一门下青原行思传石头希迁,迁传药山惟俨,俨传云岩昙晟,晟传洞山良价,价传曹山本寂,创曹洞宗。石头希迁又传天皇道悟,悟传龙潭崇信,信传德山宣鉴,鉴传雪峰义存,义存传门下云门文偃,创云门宗,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今广东乳源县北)光孝禅院而得名。义存又传另一门下玄沙师备,备传地藏桂琛,琛传清凉文益,创法眼宗,因南唐中主李璟赐谥为大法眼禅师而得名。以上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以及杨岐、黄龙两派(宗)合称“五家七宗”。其中临济、曹洞两宗流传时间最长。禅宗五派的思想相差无几,仅是门庭施设不同,接引学人的方法有所区别,以致形成不同宗风。禅宗“五家七宗”以后,禅风有所改变,有“颂古”、“评唱”等一类偈颂行世,后有克勤作《碧岩录》影响很大。克勤弟子大慧宗杲,销毁此书刻版,想杜绝不明根本专尚语言的禅病,但不久又有刻版重出。后来他提倡“看话头禅”。宗杲反对正觉所倡导的“默照禅”,并称之为“邪禅”,认为不求妙语,只以默照。这两家学说,自宋以后,至今不绝。湖南在唐至北宋时期是中国禅宗的中心地带,禅僧辈出,道场遍布,今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长沙市、望城县、宁乡县、浏阳县、醴陵市、攸县、常德市、澧县、津市市、临澧县、石门县、湘潭县、益阳县、桃江县、汨罗县等地,皆有著名禅宗寺院,可谓盛极一时。以后禅宗中心地带转移至江浙,才逐渐衰落。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要离杀庆忌
-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在伍子青的引荐下结识了侠士专诸,利用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作了吴王,即吴王阖间,但阖间总有一个心病未了,那就是王
-
- 魏文侯用才之道
-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