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理财入门指导

理财中的稀释减损法

书籍:理财入门指导 作者:网络书箱 朝代: 专题:理财书籍

某地有两家银行,其不良贷款占全行贷款总量的比率都是20%,上级行要求他们在一年之内将不良贷款降低10%。甲银行由行长亲自挂帅,成立了专门的清欠机构,全行千方百计抓不良贷款清收;乙银行则没有如此兴师动众地清收不良贷款,而是组织全行大力营销消费贷款。

到了年底,甲银行清收不良贷款的成效自然比乙银行好,但最后一算账,其不良贷款仅下降了3个百分点;乙银行却由于贷款营销得力,全行的贷款总量翻了一番,不良贷款所占比例一下子降了10%,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在金融界,乙银行的这种“绝招”叫“稀释减损法”。其实,对于个人理财来说,这种办法也极具借鉴意义。

炒股的人可能谁都遇到过亏损,有的人为了减少损失便忍痛进行换股、割肉,可这样的结果往往是你今天刚卖出,明天这只股票就开始上涨,而且操作越频繁损失越大,实际上成了“越减越亏”。

在这种情况下,你不妨用一下“稀释减损法”。假设你手中持有某股票1000股,目前已经从买入时的10元跌到了5元,经过观察,你发现该股票有企稳迹象,并且认为该股票具有中长期的投资价值,这时你可以用每股5元的价格再买2000股,增加持仓量,从而“稀释”你持有该股票的成本。这样,该股票上涨到6.7元的时候你就彻底解套了,此后每上涨1元,你就会有3000元进账。

除了炒股以外,家庭出现亏损的情况还有不少。如果你的家庭积蓄只有1万元,因盲目参加民间借贷等不当理财,致使这笔血汗钱打了水漂,这时多数人一定会捶胸顿足,后悔不迭,并且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理财亏损的阴影会笼罩着整个家庭,有时还会引起夫妻不和,甚至会导致家破人亡。

这和炒股一样,对待亏损的态度和对策是非常重要的。出现了亏损一味地后悔、埋怨和消极会雪上加霜,使今后的生活更加陷于困境。相反,如果及时吸取教训,以失败为动力,通过为自己充电、开拓其他生财门路等方式,积极去赚钱,一段时间之后,你的努力取得了成效,你的年收入已达到了10万元以上,这时再提起你曾遭受的1万元损失,你肯定会不屑一顾地说,毛毛雨啦!———为什么会是这样,因为你的财富总量增加了,从而使过去的“家庭不良资产”变得微不足道,实际上是成功实现了“稀释减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
古代唯一被腰斩的公主,美貌异常,3个刽子手都不忍行刑!
古代唯一被腰斩的公主,美貌异常,3个刽子手都不忍行刑!
古代几千年封建社会,皇权体制下,皇子公主那绝对是至高无上,备受恩宠的。然而,历史上并不是每个公主都能善始善终,有时候生在皇家也未必
杜甫死因探密:并非贪吃撑死的而是死于食物中毒
杜甫死因探密:并非贪吃撑死的而是死于食物中毒
“杜甫”在2012年突然蹿红,忙碌的身影出现在网络的各个角落。其实,历史上的杜甫也真的很忙,只是忙的内容并没有多么高雅,而是为了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