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

书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大百科全书 民法卷 作者:崔洪夫, 夏叔华 朝代:1999-07-01 专题:书籍

根据《民法通则》第五十四条对民事法律行为所下的定义,民事法律行为具有以下3个特征:(1)民事法律行为以行为人的意思表示为基本要素。意思表示是指行为人把内心希望发生一定法律后果的意思用一定方式表示于外部的行为,凡是民事法律行为都须以意思表示为其必备条件,没有意思表示的行为,尽管也能引起民事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终止,但不是民事法律行为。(2)民事法律行为是以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目的的行为,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活动是为了达到预期的目的,按照意思表示赋予其法律上的后果。凡无预期目的或者预期目的不能发生的行为则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3)民事法律行为是一种合法行为:合法行为是指符合法律规定或者法律不反对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容和形式只有符合法律的规定,或者不违背法律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才能够实现行为人的预期目的并产生预期法律后果,所以民事法律行为本质上是一种合法行为。如果行为违法,不仅行为本身得不到法律的保护,相反,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