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
新华社北京13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6月11日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就台湾问题的解决发表的重要讲话,在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和各界知名人士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们在中共中央统战部今天举行的座谈会上表示,拥护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由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商谈”的主张;希望李登辉先生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重,顺应民意,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作出贡献。
民革中央副主席侯镜如、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民建中央副主席冯梯云、民进中央主席雷洁琼、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卢嘉锡、无党派人士程思远、致公党中央常务副主席杨纪珂、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孙承佩、台盟中央主席团主席蔡子民、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王光英、民族宗教界代表阿沛·阿旺晋美等,先后在座谈会上发言。
中共的主张诚恳、善意、合情合理。
侯镜如说,最近台湾形势发展很快,“三通”、“四流”已成热潮,并没有受到西方某些国家对中国实行制裁的影响。现在形势发展非常有利于祖国统一。江泽民总书记对台湾问题的解决发表的重要讲话十分及时,进一步阐明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原则。有人要搞“两个中国”、“一国两府”、“一中一台”,这实质上是企图分裂祖国,我们是不能同意的。
孙承佩认为,江泽民总书记关于台湾问题的讲话是合情合理的。讲话中提出的国共两党对等谈判,谈判中吸收各党派人士意见,谈判前尽快实现“三通”等,都照顾到了各方面的利益,顺乎情理。他相信,这一讲话不仅得到大陆各界的拥护,也会得到台湾岛内各界的认同。
蔡子民说,江总书记的讲话从现实出发,很诚恳。在台湾问题解决方式上避开了台湾方面许多不方便的地方,是很有诚意的。和平统一祖国是中共一贯的方针政策,希望台湾方面也本着同样诚恳之意,认真考虑中共的呼吁,顺应民意。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好办法。
费孝通在讲话中表示完全同意江泽民总书记就台湾问题的解决所发表的重要讲话。我们希望李登辉先生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顺应民意,早日实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商谈,在正式商谈前,尽快实现两岸“三通”,扩大双向交流。
雷洁琼说,通过和谈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共产党的一贯主张,也是大陆各民主党派的一贯主张。首先要真正本着“一个中国”的原则进行商谈,而不是搞“一国两府”。按照国际法,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合法政府代表这个国家,一个国家不可能存在两个代表这个国家的对等的政府。所谓“一国两府”,实质是搞“两个中国”,是走向分裂,而不是迈向统一。
卢嘉锡说,实行“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好办法,所谓“一国两府”,虽然和“一国两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实质上是“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那是所有爱国的中华儿女都不能同意的。
冯梯云认为,江泽民总书记提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商谈,促进祖国统一,这是非常有力的庄严声明。中共提出的“一国两制”构想已经成功地解决了港澳问题,我相信,本着这个方针,台湾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促进祖国统一是中华儿女的神圣责任。
程思远说,事实证明,僵持局势拖得越久,祖国统一的问题就越加复杂。俟河之清,人生几何?统一问题,利在速决。国民党有识之士看到这种情况说过:偏安终难持久,分裂必肇灭亡。我恳切期望李登辉先生看清大势所趋,潮流所向,郑重考虑江泽民总书记发出的呼吁,为祖国统一、民族振兴作出贡献。
杨纪珂在发言中表示坚决拥护和积极推动共产党和国民党通过和谈再次合作,实现“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构想。江泽民总书记讲话中明确地表示中国共产党愿意与国民党通过对等的商谈,以“一国两制”方式和平统一祖国,致公党坚决支持,并愿意与台湾各党派、团体及各界人士进行接触,促成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的再次合作。
-
- 为什么“崇拜关羽”基于当时社会“崇拜关羽”的原因
- “关羽崇拜” 现象的产生可以说是基于当时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真实关羽的良好德行历史上真实的关羽,有“万人之敌,为世虎臣”之称,“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
- 范雎的反间计
-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应侯范雎
-
- 赵奢谏言遗书
- 在中国古代,如犯了王法,不仅斩杀罪犯,而且祸及全家,株连九族。战国时的赵括,兵败长平,损兵四十五万,按律当满门抄斩,但全家却幸免祸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