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不安全
穷人只有一个破碗,富人有一大堆财产,一般人就总以为富人更容易蚀财。殊不知阎王不嫌鬼瘦,要饭的、拣破烂的,手里只有半个烧饼,还有可能被比他更饿的人抢去。
穷人钱少,但防护也差。每个城市都有不少高尚小区,里面有的是富豪。眼红之人固然不少,但人家那里又是铁门固守,又是保安巡逻,又是红外线监控,歹人下得了手吗?
大城市里,没丢过自行车的人很少,但丢过汽车的人倒是不多。丢一辆汽车就是大事,就得惊动很多人,最后没准就破了案,就算找不回来,损失还有保险公司担着,也伤不了他多少筋骨。可丢一辆自行车,谁管!对于穷人来说,一辆自行车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呀!
古时的皇帝在宫里闷久了,也想出去换换空气,享受享受常人的自由,于是扮成平常百姓,美其名曰微服私访。穷人听说了,不免有些自慰,咱穷是穷点,但无牵无挂,让皇帝也羡慕呀。
可是他忘了,他的牵挂其实具体得很,穷人的生存环境远比富人恶劣。皇上就算是换了衣服,他还是皇上,左右围着一大群保镖,后面跟着一个管家,口袋里永远装着充足的银两。他怀着那份新奇的兴致,无忧无虑去体验所谓民间疾苦,就像现在的城里人,带着瑞士军刀、防毒面具,还有指南针、矿泉水,去离城二十里的乡间感受苦难一样,尽管在农家吃了一顿粗粮,只不过是帮助消化而已。
穷人的难处只有穷人自己知道。在混乱无序充满暴力的环境中生活久了,穷人也有了自己的处世哲学。
穷人往往不相信法律,“制度是死的,但执行制度的人是活的。”从理论上讲,制定法律是为了维持秩序,保护弱者,但实际上,无论立法还是执法,富人得到的好处更多。
过去有段时间,城市里面常常有新闻,农民工讨不到工资就去跳楼,用法制的眼光看,显然这是不合适的。但是作为农民工,他付得起律师费吗?就算有善良的律师愿意无偿帮他,他付得起昂贵的时间成本吗?对一个天天等米下锅的人来说,诉讼程序是太漫长了,还没等官司打赢,人恐怕已经饿死。更何况最后能不能讨到钱还是个未知数。
穷人对法律是缺乏信心的,在穷人心目中,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根深蒂固。“成者为王败者寇”,只看结果,不管手段。所以穷人中的暴力尤其可怕。
财产少顾虑就少,顾虑少胆子就大,胆子大许多罪恶的念头就得以实施。每个城市的贫民窟都是社会秩序最混乱的地方,但穷人只能呆在那里。
人为财死,财富往往是灾难之源。但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人反而安全了。翻开报纸的社会新闻,你会发现,被谋财害命的,大多是穷人,那被谋掉的区区小财,在富人看来简直可怜,但确实有人为此而丢了命,事实就是如此。
穷人可怜,穷人的自保远比富人更难。
穷人钱少,但防护也差。每个城市都有不少高尚小区,里面有的是富豪。眼红之人固然不少,但人家那里又是铁门固守,又是保安巡逻,又是红外线监控,歹人下得了手吗?
大城市里,没丢过自行车的人很少,但丢过汽车的人倒是不多。丢一辆汽车就是大事,就得惊动很多人,最后没准就破了案,就算找不回来,损失还有保险公司担着,也伤不了他多少筋骨。可丢一辆自行车,谁管!对于穷人来说,一辆自行车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呀!
古时的皇帝在宫里闷久了,也想出去换换空气,享受享受常人的自由,于是扮成平常百姓,美其名曰微服私访。穷人听说了,不免有些自慰,咱穷是穷点,但无牵无挂,让皇帝也羡慕呀。
可是他忘了,他的牵挂其实具体得很,穷人的生存环境远比富人恶劣。皇上就算是换了衣服,他还是皇上,左右围着一大群保镖,后面跟着一个管家,口袋里永远装着充足的银两。他怀着那份新奇的兴致,无忧无虑去体验所谓民间疾苦,就像现在的城里人,带着瑞士军刀、防毒面具,还有指南针、矿泉水,去离城二十里的乡间感受苦难一样,尽管在农家吃了一顿粗粮,只不过是帮助消化而已。
穷人的难处只有穷人自己知道。在混乱无序充满暴力的环境中生活久了,穷人也有了自己的处世哲学。
穷人往往不相信法律,“制度是死的,但执行制度的人是活的。”从理论上讲,制定法律是为了维持秩序,保护弱者,但实际上,无论立法还是执法,富人得到的好处更多。
过去有段时间,城市里面常常有新闻,农民工讨不到工资就去跳楼,用法制的眼光看,显然这是不合适的。但是作为农民工,他付得起律师费吗?就算有善良的律师愿意无偿帮他,他付得起昂贵的时间成本吗?对一个天天等米下锅的人来说,诉讼程序是太漫长了,还没等官司打赢,人恐怕已经饿死。更何况最后能不能讨到钱还是个未知数。
穷人对法律是缺乏信心的,在穷人心目中,实用主义的价值观根深蒂固。“成者为王败者寇”,只看结果,不管手段。所以穷人中的暴力尤其可怕。
财产少顾虑就少,顾虑少胆子就大,胆子大许多罪恶的念头就得以实施。每个城市的贫民窟都是社会秩序最混乱的地方,但穷人只能呆在那里。
人为财死,财富往往是灾难之源。但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人反而安全了。翻开报纸的社会新闻,你会发现,被谋财害命的,大多是穷人,那被谋掉的区区小财,在富人看来简直可怜,但确实有人为此而丢了命,事实就是如此。
穷人可怜,穷人的自保远比富人更难。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董仲舒斥孟子
-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
-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秦孝公是秦国中兴时期的君王,一手奠定了日后横扫八荒六合的基础,他之后的惠文王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力,之后的历任君王也都是
-
- 苏代止赵王伐燕
- 苏代(生卒年不详),战国时纵横家。东周洛阳人,苏秦族弟。初事燕王哙,又事齐愍王。还燕,遇子之之乱,复至齐、至宋,燕昭王召为上卿。
-
- 千古一帝秦始皇有哪些历史影响?
- 【传略】秦始皇(前259~前210),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秦孝公之后第六代秦王,秦王朝的建立者,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故称秦始皇,前246~前2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