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白鲁克

书籍:中国丝绸之路辞典 作者:雪犁 朝代:1994-10-01 专题:书籍
【生卒】:约1215—1270

【介绍】:

(Guillaume de Rubruguis)又译作“卢布鲁克”、“鲁不鲁乞”,法国人,圣方济各会士。为法国国王路易九世的亲信,曾于1248~1250年伴随路易九世参加第7次十字军东征。1253年,奉路易九世之命,奔赴蒙古宣传基督教义。并了解有无可能拉拢蒙古统治者,作为西欧各国发动的十字军东侵的同盟者参战。卢白鲁克偕同一名教士从地中海东岸阿克拉城(Acre,今海法北)出发,渡过黑海,于同年秋到达伏尔加河畔,渴见拔都。拔都认为自己无权让卢白鲁克在蒙古人中传教,就让他去见蒙古大汗蒙哥。同年12月,卢白鲁克改道东行,抵达和林以南的汪吉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翁金河)。1254年1月,卢白鲁克谒见蒙哥;4月,随同蒙哥到了蒙古都城和林(故址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后杭爱省厄尔得尼昭北)。7月,带着蒙哥致路易九世的国书西归,经伏尔加河,到里海西岸,于1255年抵达地中海东岸。一年之后,卢白鲁克用拉丁文写成了给路易九世的出使报告,即《东方行记》,生动地记述了13世纪蒙古人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习俗,详尽地描绘了沿途山川湖泊、各地各城以及不里阿耳、札儿、钦察、阿兰、畏兀儿等各族的情况,是研究早期蒙古史、中世纪历史地理和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资料。

上一篇:比鲁尼 下一篇:海敦亲王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屈原:玉米田的传说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楚国人,战国时期政治家、大诗人。他担任过楚国的大臣,参与国家内政和外交大事。为了使楚国强盛,屈原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