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朔二年(公元662年)
春,正月辛亥,立波斯都督卑路斯为波斯王。
《资治通鉴·唐纪十六》
正月,立波斯都督卑路斯为波斯王。
《册府元龟·外臣部·封册二》
龙朔初,以处月酋沙陀金山从武卫将军薛仁贵讨铁勒,授墨离军讨击使。
《新唐书·沙陀传》
按:薛仁贵破铁勒在龙朔二年三月。故此节附于正月之后。
十月,敕兴昔亡、继往绝二可汗发兵与苏海政讨龟兹。继往绝素与兴昔亡有隙,请海政矫敕收斩之。其部落亡走,海政追讨平之。继往绝寻死;十姓无王,附于吐蕃。
《唐会要·卷九十四·西突厥》
按:此节所记史事,在《通鉴》与《元龟》中记于十二月。
(西突厥)阿史那弥射、步真以兵从海道总管苏海政讨龟兹,步真怨弥射,且欲并其部,乃诬以谋反。海政不能察,即集军吏计议,先发诛之,因称诏发所赍赐可汗首领,弥射以麾下至,悉收斩之。其部鼠尼施、拔塞干叛走,海政追平之。
《旧唐书·突厥传下》
(十二月),苏海政为海道总管、检校右武卫将军,高宗龙朔二年十二月,受诏讨龟兹及疏勒。敕昆陵都督阿史那弥射及濛池都督阿史那步真发众以从海政。步真先与弥射争部落不和,密谓海政曰:“弥射谋反,请以计诛之。”时海政兵才数千,悬师在弥射境内,遂集军吏而谋曰:“弥射若反,我辈即无噍类。不如先事诛之。”乃伪称有敕,令大总管赍物数百万段,分赐可汗及诸首领。由是弥射率其麾下随列请物;海政尽收斩之。其下鼠尼施、拔塞干两部叛走;海政与步真追讨平之。海政军回至疏勒之南;弓月又引吐蕃之众,来拒官军。海政以师老不敢战,遂以军资赂吐蕃,约和而还。其后吐蕃盛言弥射不反,为步真所诬,而海政不能审查,滥行诛戮。
《册府元龟·将帅部·专杀》
十二月,海道总管苏海政受诏讨龟兹,敕兴昔亡、继往绝二可汗发兵与之俱。至兴昔亡之境,继往绝素与兴昔亡有怨,密谓海政曰:“弥射谋反,请诛之。”时海政兵才数千,集军吏谋曰,“弥射若反,我辈无噍类,不如先事诛之。”乃矫称敕,令大总管赍帛数万段赐可汗及诸酋长,兴昔亡帅其徒受赐,海政悉收斩之。其鼠尼施、拔塞干两部亡走,海政与继往绝追讨,平之。军还,至疏勒南,弓月部复引吐蕃之众来,欲与唐兵战;海政以师老不敢战,以军资赂吐蕃,约和而还。由是诸部落皆以兴昔亡为冤,各有离心。继往绝寻卒,十姓无主,有阿史那都支及李遮匐收其余众附于吐蕃。其后吐蕃盛言弥射不反,为步真所诬,而海政不能审查,滥行诛戮。
《资治通鉴·唐纪十七》
是岁,右卫将军苏海政为海道行军总管,以伐龟兹。海政杀昆陵都护阿史那弥射。
《新唐书·高宗本纪》
是岁,西突厥寇庭州,刺史来济将兵拒之,谓其众曰:“吾久当死,幸蒙存全,以至今日,当以身报国。”遂不释甲胄,赴敌而死。
《资治通鉴·唐纪十七》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汉文帝废除肉刑
- 淳于意是西汉初年诸侯国齐国的著名医生。他年轻时喜钻研医术,拜当时著名医学家公孙光为师,学习古典医籍和治病经验。高后八年时(公元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
- 要离杀庆忌
-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在伍子青的引荐下结识了侠士专诸,利用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作了吴王,即吴王阖间,但阖间总有一个心病未了,那就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