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儒家维护封建等级制度的伦理教条。“三纲”是“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西汉董仲舒集儒家思想之大成而系统提出,并进行了理论论证。孔子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正名思想,孟子提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和“仁、义、礼、智、信”等思想。韩非据此进一步提出“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此天下之常道也”(《忠孝》)。这里的三个“常道”,即是“三纲”。董仲舒把“三纲五常”系统化为不可改变的封建纲常伦理关系,以“五常”作为“三纲”的补充,以“阳尊阴卑”思想论证了纲常关系的不容颠倒,“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基义》)。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理论论证了这种纲常之道乃是“天意”,“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基义》)。人们只能信守,永远不能改变,即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此论证封建秩序的神圣和永恒性。从此,“三纲五常”的封建伦理教条,成为长期束缚劳动人民的巨大绳索。虽然在五四运动中受到了批判而退出了统治舞台,但至今在群众中尚有一定影响。

上一篇:三会一课 下一篇:三查三整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解密 花木兰究竟是哪个朝代的人?
解密 花木兰究竟是哪个朝代的人?
花木兰南北朝之说拓跋焘登基之后,长期受到柔然侵扰的北魏帝国拉开了对柔然部落大反击的序幕。以当时的形势看,北魏最大的祸患不是南
甘罗斗丞相
甘罗斗丞相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