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因与外因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内部和外部原因。内因是事物存在、变化、发展的内部矛盾;外因是事物存在、变化、发展的外部矛盾,是一事物与他事物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实现的。内因和外因既育区别又有联系。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根本的、第一位的原因;外因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决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和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只能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但是外因不是可有可无的。当内因已具备了转化为新事物的可能性,“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时,外因、“东风”就十分重要,它对事物的转化能否实现起决定性的作用。内因和外因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外因就无所谓内因,同样,没有内因也无所谓外因,因为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互相转化,外因可以转化为内因,内因也可以转化为外因。如从国外引进先进科学技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来说是外因,当这些科学技术被“消化”、“吸收”,成为中国生产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发挥作用时,就转化为内因。

上一篇:内向传播 下一篇:内向与外向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斗丞相
甘罗斗丞相
甘罗从小聪明,才智过人,说话精练。一天,父亲从外回来,问他:“你刚才做了些什么事?”甘罗回答道:“堂前扫地,笼内捉鸡。”父亲不耐烦,指责他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典故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晋襄公漏言害两臣!领导泄密可咋整?
公元前621年,晋国准备和狄国开战,晋襄公拟派狐夜姑(一作射姑)为主将,赵盾做副将,带兵出征。晋襄公画像晋襄公:(公元前621年):姬姓,讳欢,谥号曰
张仪连横
张仪连横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