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生产方式的两个方面。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表示人们在生产过程中人同自然界的关系。包括以下要素:(1)具有一定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2)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3)劳动对象(一说不包括对象)。劳动者是生产力的首要的能动的要素,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相互结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的具体内容,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论述,是指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的关系。其中,生产资料所有制是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定的生产关系是在一定的生产力的基础上产生的,反转来又促进或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的变革,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主要的决定的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一切社会形态所共有的客观规律。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人类社会为了存在和发展而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生产力是生产方式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在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构成了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运动,从而推动着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它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存在着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的,相矛盾的一面可以经过体制改革,不断地得到解决。正确地认识和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对于人们改造社会,推动历史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上一篇:生产与消费
下一篇: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
- 雍正与眼镜
- 眼镜的制作,原为矫正人们的视力,保护眼睛。可在闭关锁国的清末统治者慈禧太后看来,这是西方的淫技奇巧,身边的人要配戴,必须得到她的特
-
- 范雎的反间计
- 秦国数次打败赵国的军队,廉颇坚守壁垒,不出去迎战,赵王认为廉颇损兵折将,伤亡太多,又胆怯不肯出战,十分生气,好几次下令责备他。应侯范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