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论
对客观世界和客观真理的存在表示怀疑的一种哲学学说。最早产生于古希腊,创始人是皮浪,故亦称“皮浪主义”。皮浪认为事物是不可认识的,关于事物人们不能说出任何肯定的东西,甚至不能断定它们是否存在,主张放弃认识,“不做任何判断”,对事物抱着漠不关心的、冷淡的态度,以保持心灵的恬静。这种理论反映了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悲观思想和颓废情绪。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怀疑论被赋予新的意义,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蒙台涅·培尔。他主张,怀疑一切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唯一方法。蒙台涅认为任何意见都是人的个体发展的结果,而人是改变着的,因此,感觉是骗人的,理性是软弱无力的,盲目的,不给这些意见以客观的意义。但他绝不否定自然界的可知性。矛头所向是中世纪的封建教条、教会统治和专制制度。这种怀疑论在反对中世纪封建思想,批判经院哲学和形而上学,摧毁神权统治的过程中起过积极作用。近代的怀疑论是以不可知论的形式出现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休谟和德国的康德。休谟认为人的认识不能超出感觉经验的范围,感觉之外的客观物质实体是否存在的问题,是无法回答也无权提出的。康德认为,因果性,必然性不是客观的,而是人们整理感性经验的先知先觉形式。事物的现象是可以认识的,本质是“自在之物”,是不可知的。现代资产阶级哲学中广泛地流行怀疑论思潮,如实证主义,经验批判主义等等,都认为人的认识超不出感觉,感觉是隔离意识与外间世界的鸿沟,不承认感觉、经验之外有任何确实可靠的东西。这种理论,是反科学、反实践的。人类的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历史,证实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世界可知性的原理,驳倒了怀疑论否定客观存在和客观真理的谬论。列宁指出:“在唯物主义者看来,人类实践的‘成功’证明着我们的表象和我们所感知的事物的客观本性的符合”(《列宁选集》第2卷第139页)。
-
-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
- 范雎,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典故
- 范睢是魏国人,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爹娘勒紧裤腰带送他读了几年书,然后就周游列国到处找工作,漂泊数年一事无成之后回到了家乡魏国,在
-
- 苏代巧辩得高都
- 战国时期 ,韩、魏、赵、秦为了争夺高都 (范围大致为原晋城、高平 、陵川三县地),打得你死我活,都曾占领过高都。而弱不禁风的周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