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人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本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西方管理理论提出的一种人性假设。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认为“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的人”等几种关于人性的假设,都是不全面的。人是复杂的,不仅因人而异,而且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条件下,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长,经验的增加,地位的变化,其需要和潜力也在不断的改变。根据复杂人的假设提出了新的管理理论,即应变理论,有人称为超y理论。其主要内容是:(1)强调人的需要层次不尽相同;(2)人在同一时间内有各种需要的动机,需要和动机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3)一定阶段和时期的动机模式是内部需要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4)一个人在不同的组织中,产生不同的需要和动机;(5)一个人是否感到满足,能否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取决于他的动机模式,另一方面取决于他和组织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的积极性是受环境和其他复杂因素影响的;(6)管理方式需要具体分析,因人而异。因为人的需要各不相同,能力各有差别,对不同的管理方式反应也不一样,因此,没有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个人的管理方式。“复杂人”的人性假设强调根据不同情况,对不同的人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具有辩证法的因素。但是象西方其他管理理论关于人性的假设一样,“复杂人”的人性假设也有人性论的倾向。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8页)。把人性完全归结为阶级性是不确切的,但撇开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也是不科学的。

上一篇:复辟 下一篇: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庭寮求贤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守诺还地
齐恒公也是个信守承诺的明君,让我们来看看他守诺还地的故事。齐桓公即位后,亲自率领大军攻打曾经帮助公子纠争夺王位的鲁国, 鲁军节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