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

书籍:现代思想政治工作辞典 作者:敬永和 朝代:1990-09-01 专题:书籍

通过说服教育和劝导协商,使纠纷在当事人双方互相谅解的基础上获得解决。其含义有:(1)非诉讼调解。指在调解组织或有关机关、企业、团体主持下经说服教育,使当事人的纠纷获得解决,这种调解不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如当事人翻悔,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2)诉讼调解,也称法院调解。指在人民法院主持下,对能够调解的民事案件进行调解,促使当事人相互谅解,自愿达成协议。人民法院进行调解达成协议后,应制作调解书,调解书一经送达,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必须执行。对不需要制作调解书的协议,应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审判、书记人员签名或者盖章后,也具有法律效力。调解达成协议,必须双方自愿,不得强迫。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或双方翻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判,不应久调不决。调解对解决民事纠纷,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加强人民之间的和睦团结,维护社会治安起着重要作用。

上一篇:诽谤 下一篇:调查法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
身为亚圣的孟子为什么”出尔反尔”呢?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战国时代,有七个较为强大的诸侯国家,叫做“战国七雄”。但是您可不要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