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枉过正
①原指为把弯曲扭直,却又歪向另方。现指纠正一种偏向,却超过限度而走向另一种偏向。从“矫枉过直”演化而来。出自《汉书·外戚传下》:“盖矫枉者,过直,古今同之。”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矫枉而过正,是由于人们没有掌握科学的辩证方法而在社会活动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如:纠正了一种倾向,出现另一种倾向;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反对右的错误,又产生“左”的错误等等。反之亦然。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防止或及时纠正这种“摇来摆去”的现象。②指推翻剥削制度及其秩序的革命。毛泽东1926年在驳斥指责农民运动的所谓“过分”、“乱来”、“矫枉过正”等怪论时说:“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7页)这里的“枉”和“正”,均指封建制度和地主绅权。意思是,革命必须摧毁封建剥削制度和地主阶级的反动政权,绝不允许以反对“矫枉过正”来束缚群众,反对革命。从此,“矫枉过正”获得新的含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
-
- 殽之战,晋襄公应该负什么责任
- 晋国与秦国是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秦晋之好,既是其互为婚姻的写照,也是双方战略结盟的象征,成为盟国之间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襄大业
-
- 撵山
- 这是一个布依族的幽默故事,一起来看看。一天土司带着甲金去撵山。到了山上,土司让甲金去撵野物,自己却闲坐着休息。甲金跑进林子,大喊
-
- 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
-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这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名作。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为人刚愎自用,独断专
-
- 朱熹教子:儿要别人教
- 南宋著名的学者朱熹,有一天把儿子朱在叫到面前,严肃而又不失亲切地说:“你现在已经长大了,老待在家中是不行的,你应该离开我到外地访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