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枉过正
①原指为把弯曲扭直,却又歪向另方。现指纠正一种偏向,却超过限度而走向另一种偏向。从“矫枉过直”演化而来。出自《汉书·外戚传下》:“盖矫枉者,过直,古今同之。”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矫枉而过正,是由于人们没有掌握科学的辩证方法而在社会活动中经常发生的现象。如:纠正了一种倾向,出现另一种倾向;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反对右的错误,又产生“左”的错误等等。反之亦然。思想政治工作应该防止或及时纠正这种“摇来摆去”的现象。②指推翻剥削制度及其秩序的革命。毛泽东1926年在驳斥指责农民运动的所谓“过分”、“乱来”、“矫枉过正”等怪论时说:“矫枉必须过正,不过正不能矫枉。”(《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17页)这里的“枉”和“正”,均指封建制度和地主绅权。意思是,革命必须摧毁封建剥削制度和地主阶级的反动政权,绝不允许以反对“矫枉过正”来束缚群众,反对革命。从此,“矫枉过正”获得新的含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董卓的家庭
-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
-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
-
-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
-
- 晋穆侯为何讨厌他刚出世的儿子,还给取名叫“记仇”?
- 周宣王死后,太子姬宫湦(sheng)继位,这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周幽王。从这一刻起,周王朝开始进入了多事之秋,一场又一场的好戏即将开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