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热,保尔
【生卒】:1852—1935
【介绍】:
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后成为现实主义的心理哲学小说家、评论家。生于亚眠市一教授家庭。曾在巴黎攻读古典文学,获硕士学位。毕业后任文学教员。不久与象征主义诗人拉弗格相识,并推荐他做普鲁士皇后奥古斯塔的法语侍读。1894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01年皈依天主教。
布尔热的创作大体可分3个时期。前期作品以诗为主,是象征主义时期。诗集有《在海滨》、《希望》等。中期发表论著《现代心理学论集》(1883)、《现代心理学论集续编》(1885)、《研究和画像》(1888)、《现代爱情心理学》,从此奠定了他在文学界的地位。这一时期小说甚丰,且多是心理哲学小说,如《残酷的谜》(1885)、《爱之罪》(1886)、《安德雷·科内利》(1886)、《谎言》(1887)、《门徒》(1890)、《国际都市》(1892)等。《门徒》为此时期代表作。小说写一实证论的门徒格雷鲁为了做心理实验,与少女夏洛特恋爱。夏洛特因不能和格雷鲁成为眷属愤而自杀。夏洛特的哥哥为妹妹复仇,开枪打死了格雷鲁。小说是在告诉青年宁遵从传统道德也不要相信实证论。有人说格雷鲁的形象很象实证主义者泰纳。后期的主要作品有《阶段》(1902)、《离婚》(1904)、《中年魔障》(1914),剧本有《街垒》(1910)、《法官》(1911)等。《中年魔障》为写一中年男子由于家庭生活的不满足而寻求外遇,因而误入歧途。最后改邪归正,信仰了天主教。后斯作品虽然社会题材居多,但大都是关于教会、国家主义和君主政体的空泛的说教,表现出作者反民主的保守立场。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
- 武庚叛乱
- 公元前1066年二月底,姜太公与周武王率军伐纣攻入朝歌,商军战败,血流飘杵。武王斩纣头,杀妲己,报了囚父之恨。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狐堰论法,与晋文公抬杠
- 晋文公问狐堰说:“我把丰富的食物,普遍赐给朝中的人,一杯酒、一盘肉都集中起来宴请宫中的人,壶中的酒不薄,新鲜的肉不存放起来。杀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