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冈升平
【介绍】:
日本战后派作家。生于东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文系。战前,在做公司职员时,经常为《文学界》写文学评论文章,曾以研究和翻译司汤达作品而闻名,并接受法国文学中象征主义诗歌影响。1934年应征入伍,被送往菲律宾战场,做过俘虏。这段人生体验,是他后来成为战后派作家的重要因素。1945年复员后,住于明石市大久保。46年开始创作基于自己战争经历的小说《俘虏记》(1948)。1949年在镰仓市极乐寺定居,相继发表了《武藏野夫人》(1950)、《野火》(1948-1951)等。《野火》获读卖新闻奖。描写了一个因病落伍的士兵的孤独、苦闷和彷徨。作品用象征手法,将音乐般流畅、紧凑的语言与丰富的想象、透彻的分析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是日本文学的典范性作品。作品中触及“吃人肉”这一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文学所不可回避的深刻伦理道德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小说发表后,被译成各种文字。1953年得到美国洛克非勒财团援助,去美国旅行。第二年去法国,走访了司汤达的故乡。50年代以后,随着战后派文学的衰颓,他的创作重心转向评论,成为文坛的中心评论家。也发表了一些现代小说。如《花影》(1958),描写了一个女性悲切、孤独的人生,被誉为运用心理主义描写,表现人的内在真实的成功之作,获每日出版文化奖。1962年,应苏联作协邀请访苏。64年访问中国。1967年发表《莱特战记》(1967),以亲身体验,描写战争全过程,深入挖掘潜在的深层问题,被称为战争纪录文学的纪念碑。1971年被选为艺术院会员,但他以“自己曾当过俘虏”为理由,拒绝了。
大冈升平的作品,取材于个人真实感受,超然于个人的感情格局之上,以明晰的理智,直面在战争中撕去一切遮掩的赤裸的生存状态,从无意识深层,探究人生的真实,显示出独特的艺术价值。
-
- 孟子智谏齐宣王爱戴百姓
- 战国时的齐宣王一心想称霸于天下。一天,他问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像我这样的人能不能统一天下?”孟子和齐宣王孟子觉得眼下人民生
-
- 晋惠公和庆郑:被评价为一对花样作死的君与臣
- 背信弃义的晋惠公晋公子夷吾为了夺嫡,许给秦穆公五城来助自己复国,然而秦穆公扶持夷吾当上晋国国君之后晋惠公(也就是夷吾)开始后悔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
-
- 张仪施何计离间齐、楚两国?
-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且看他施了什么计策助秦惠王离间齐、楚两国。
-
- 詹天佑不纳妾
- 詹天佑,1861年生于广东南海。10岁考取清廷官派首批赴美留学幼童班,1881年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铁路工程专业。回国后毕生致力于我国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