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弗托夫,丹尼丝
【介绍】:
美国“放射派”女诗人。原为英裔。二次战时在伦敦担任伤员救护工作。《两幅肖像》(1946)是她的第1部诗集,作为新浪漫主义的习作,并不成功。1948年同丈夫一起移居美国纽约。1955年加入美国国籍。她曾是聚集在弗林盖悌的“城市之光”书店周围的反“学院派”的重要诗人。越南战争期间,她反对美国的侵越战争,曾参加反战者联盟,并为该联盟编过一本诗集《走出战争阴影》(1972)。
莱弗托夫的诗作有不少是清新可读有实际生活内容的短诗。如《胜利者》(1964)描写桤木不顾人们的砍杀,到秋天仍然长出一从丛红缨,为生活增添了美色和欢笑的情景。《啊,尝一尝,看一看》(1964)一诗,认为生活的意义就在于去品尝一切,把生活中所有的酸甜苦辣都转化为自己的营养。这种欢快的情绪,乐观的气氛,在美国当代诗中还是比较少见的。《第三维》描写自己勇敢面对生活的坚实信念。即使“把我从头皮/撕到腿跟,但是∥我依然活着,而且/四处走动,欣赏着∥阳光,和世界上的/一切美景。”“砸碎石子,那么/石子还是石子。”她有些诗是“放射派”的,是一个意念紧跟一个意念的“能的放射”。如《黑暗》(1972)一诗是描绘1967年美国群众示威游行,向五角大楼进军的情景。她写到市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接着写到在教堂里举行婚礼的人们,在海滩上举行野餐的人们,自己在做自己的事,“他们没有在听,他们没有在听”。1957年出版诗集《此时此地》,1958年出版《横越大陆来到群岛》。60年代又出5本诗集。还译了一本佛学著作。1972年出版诗集《足迹》,和她早期的诗作的风格十分相近。也有人把莱弗托夫看成是“垮掉的一代”*派的诗人。莱弗托夫的诗对于威廉斯派*的复出与中兴作出了自己重要的贡献。
-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
- 包世臣《艺舟双辑》原文与译文(节录)包世臣简介与解题:包世臣,字慎伯,晚号倦翁、小倦游阁外史,邓石如弟子,安徽泾县人,泾县古名安吴,故人称
-
-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