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说
美国意象主义诗人艾兹拉·庞德关于诗歌功用问题的理论。他说:“没有语言,人就无法思想和交流思想,官员和立法者也不能有效地活动或制定法律,而语言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却是由被诅咒和轻视的作家们所维护着的。”根据庞德的意见,诗歌的功用就在于维护语言的稳定性和有效性。这里庞德否定了诗歌功用问题上的教诲说和享乐说,而提出了他的新观点——维护说。
庞德的维护说来源于孔子的正名说。美国诗人夏皮洛指出:“《论说》第13篇(即《子路篇》——引者)中的几句话(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引者)为艾兹拉·庞德的史诗《诗章》提供了一个中心学说,这个学说强调精确的语言对于文明的政治和艺术的重要性。”
其实,庞德曲解了孔子的正名说。“正名”主要指正名分,而不是语言使用的精确性问题。而且庞德把诗歌的功用只局限于语言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亦即精确性,这种主张,实有些偏狭。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周定王兄终弟及,楚庄王问鼎中原
- 如果司马迁的《史记》没有记错的话,大周王朝此次难得地出现了一次“兄终弟及”。按《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匡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的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