埴谷雄高
【介绍】:
日本战后派小说家、评论家。出生于台湾,在台湾长大,使他体验到殖民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人类存在的不合理性,因而形成了他独特的文学感受性。1932年,因加入共产党被捕入狱,在狱中读康德的《纯理性批判》,受先验辩证法影响,思想开始了决定性的转变。1939年,与荒正人等创刊《幻想》杂志,发表小说《洞窟》(1939)、格言《不合理,就不相信》(1939)等。这些作品的主题,主要是探讨意识与存在等哲学问题。战后,与战后派文学者组织了《近代文学》杂志,在创刊号上发表《死灵》(1945-1949)。由于结核病连续发作而中断。身体复元后,发表了论自己独特想象力的《还原的现实主义》(1955),以批判斯大林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永远革命者的悲哀》(1956)等政治考察性质的文章。他的短篇小说集《阴暗中的黑马》(1970),都是以梦为表现形式的小说。他试图以梦为表现形式,探求存在的真谛,体现了他历来的文学主张,获第六回谷崎润一郎奖。评论集《秤砣和发条》(1971),是阐发他文学主张——从非现实出发,靠想象力,创造小说世界;政治主张——否定一切权力的永久革命论的论文集。事隔二十年之后,完成《死灵》第六章《梦魔的世界》(1975)。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惊人思考的一贯性。埴谷雄高的创作,以极其抽象的思维方式,探求宇宙、历史、人存在的无限性,将向无穷彼岸追求不已的思想方法,体现在小说中。他称自己的思维方式为“架空凝视”,称他的创作方法为“极端化”、“暧昧化”、“神秘化”。他的创作,拓开了历来日本文学者未曾涉足的理念世界,在日本文学领域,开创出一个独特的小说天地。他在战后派中,属最左翼作家,他的文学理论和政治观念,对后代产生了深远影响。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九天玄女:“香”的祖师
- 据传闻,战神九天玄女,其实还有另一个身份,是制造香业的祖师和守护神。
-
- 齐宣王拜颜斶
-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