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馆课
明朝承袭元朝的制度,把畏兀儿人看成是高昌国人,所以,把回鹘文说成是高昌文字。明朝初期,河西走廊、青海北部、天山南北都通行回鹘文,常有贡使和卫所章奏往来,政府在鸿胪寺下特设“高昌馆”这一机构,专管培养回鹘文翻译人才和充当通事(翻译)。《高昌馆课》为高昌馆官吏所编辑的回鹘文与汉文对照的公文集,共收文书89件,大约成书于成化至嘉靖年间(1465-1566),原是作为范本供高昌馆学生学习,供刚做通事的吏员参考的。由于其中收录了今甘肃、青海、新疆东部的明朝卫所——曲先卫、阿端卫、安定卫、哈密卫等撒里畏兀儿和畏兀儿首领的公文、吐鲁番以西,直至哈烈的各国和各地的进贡表章,不但对研究回鹘语和回鹘文有重要价值,而且也是研究中国西北民族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秦穆公是如何打败晋襄公的?
- 秦穆公对中原霸主已经彻底失望,但他必须让晋国人知道厉害,必须敌人面前为自己扬威。就在晋国君臣沉溺于一片锣鼓喧天之时,秦穆公行动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子产为何放鱼?
- 子产为何放生鱼儿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
- 甘茂以假乱真
- 战国时,秦国相国甘茂用虚实混淆,以假乱真的手法,中伤乃至搞垮了政敌公孙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