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馆课
明朝承袭元朝的制度,把畏兀儿人看成是高昌国人,所以,把回鹘文说成是高昌文字。明朝初期,河西走廊、青海北部、天山南北都通行回鹘文,常有贡使和卫所章奏往来,政府在鸿胪寺下特设“高昌馆”这一机构,专管培养回鹘文翻译人才和充当通事(翻译)。《高昌馆课》为高昌馆官吏所编辑的回鹘文与汉文对照的公文集,共收文书89件,大约成书于成化至嘉靖年间(1465-1566),原是作为范本供高昌馆学生学习,供刚做通事的吏员参考的。由于其中收录了今甘肃、青海、新疆东部的明朝卫所——曲先卫、阿端卫、安定卫、哈密卫等撒里畏兀儿和畏兀儿首领的公文、吐鲁番以西,直至哈烈的各国和各地的进贡表章,不但对研究回鹘语和回鹘文有重要价值,而且也是研究中国西北民族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历史上的姬昌(周文王)是个怎样的人?
- 《唐语林·卷二·文学》载:“姬昌姬昌好德,吕望潜华。城阙虽近,风云尚赊。渔舟倚石,钓浦横沙。路幽山僻,溪深岸斜。豹韬攘恶,龙钤辟邪。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齐宣王拜颜斶
-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
- 淳于髡借机讽谏齐威王
- 齐威王八年(前371),楚国派遣大军侵犯齐境。齐王派淳于髡出使赵国请求救兵,让他携带礼物黄金百斤,驷马车十辆。淳于髡仰天大笑,将系帽